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武警昭通支队扶贫帮困显真情
      发布时间:2013-12-23 10:01: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驻守在乌蒙高原的武警昭通支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为驻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支队官兵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记在心间。

昭通经济发展滞后,其中10个县有9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距离昭通市170余公里的永善县五寨乡长海村经济条件十分落后,交通极其不便,方圆30公里分散居住着500余户彝族村民,每逢二、五、八日是当地村民的出行赶集日。由于赶集周围没有固定的厕所和垃圾场,垃圾、畜便随处可见,大家走在集市,常感到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着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支队党委一班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主动将长海村作为支队官兵的挂钩扶贫点,并专门拿出5万元作为长海村民修建“武警便民公厕”、“集市垃圾场”的专项资金,改变了长期以来困扰村民“如厕难”、“垃圾乱丢”的问题。

“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驻地是我们美丽的故乡,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扶贫帮困,支援地方经济,是我们武警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政治处主任李向东常对官兵这样说。

“我代表村民感谢你们!”2012年8月20日,昭阳区大寨乡乡长从支队长黄国祥手中接过10万元卜鲁期村的扶贫基金时感激地说。卜鲁期村距离昭通市80余公里,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全村杂居着彝、苗等少数民族群众,属于国家级贫困村。2012年初,支队将该村纳入挂钩帮扶单位。为彻底改变老百姓贫穷落后的面貌,支队党委想方设法帮群众脱贫增收,通过市场考察、调研,综合考虑了该村气候、地理等条件,并邀请专家论证,提出了在该村种植天麻的设想,并拿出10万元作为天麻种植基金,帮助群众发展天麻种植。

2012年9月28日,支队政委郑文春带领30名官兵冒雨前往彝良县“9·07”地震重灾区角奎镇花桥村,为那里的灾民们送去猪肉、大米、食用油、月饼等生活物资,奉献人民子弟兵的拳拳爱心。62岁的老人高良凤在地震中房子被震垮了,是村里的特困户,家里唯一的儿子也是个残疾人,当她接过支队官兵给她送来的大米、油和月饼等生活物资时,感激得热泪盈眶。

支队还经常组织官兵为驻地贫困学校、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建立“爱心接力棒”基金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先后帮助105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广泛开展爱民助民活动,为老百姓看病送药、理发、打扫卫生等。近几年来,支队共投入经费85万余元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看病送药达80余次,发放药品价值达12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52户,免费理发2100余人,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建立了警民鱼水情深的深厚情谊。

通讯员 夏长明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