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文体 > 正文
江上数峰青 ——写在王仁瑞画展后面
      发布时间:2013-12-02 16:47:2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邑人王仁瑞的画,我很喜欢。

水墨画的看头,在于水墨。当今的风气,很少在水墨上下功夫,往往追求构图奇巧、抢眼、媚俗。王仁瑞是个古人,老老实实,画司空见惯的山水,功夫用在笔力上。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他说的是笔墨,如何画当随时代,而不是画什么当随时代。怎么随时代呢?每个时代自有每个时代的气场,也就使每个时代气场在笔墨的细节上不同。或软、或薄、或厚、或硬、或肥、或瘦……王仁瑞时代,沧桑巨变,大起大落,光明与黑暗,走马灯、万花筒、君子凋零,瓦釜雷鸣……王仁瑞,亲历文革,作为知青流放边疆,当过工人,做过生意……有九死一生之须臾,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之苦闷;有花明柳暗之转折,种种现实人生的血肉际遇,转成水墨功夫,一眼看上云,不过是宣纸上的半尺山水,却自有深度、厚度……

他少年时开始习画。最初的老师不是画家,是个武术大师,龙云拜把兄弟邹若衡,独创邹家拳。王仁瑞跟着他习拳,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昆明习武青年中的“头岗”(昆明方言,第一)。邹老师见他聪慧有灵气,又领他拜名家李广平为师。李广平是卢汉的秘书,丹青高手,诗书画俱长,名甲滇中。有这些老师,仁瑞虽身处激烈的反传统时代,艺术上走的却是传统路子。

我在30年前就认识他。老朋友了,但我不知道他在画画,平常各忙各的,偶尔在街上碰着,闲聊两句。过了40年,忽一日,请我去看他的画。现在的风气是,只能捧场,不能批评。我很犹豫,担心去了感觉不好又要恭维,说假话,以后就难相处。子曰:“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但我也知道王仁瑞乃一君子,就是吹毛求疵,他也不会计较,其人外号王老憨。有一天就去了,到了景兴街一家画廊,王仁瑞还站在外面发呆,我先自迈进去看画,一壁扫过,搁在墙角边的一幅令我眼前一亮,这是哪个画的?太好了!有人答曰,王仁瑞。零零散散,里面还有几幅,我马上就认出哪幅是王仁瑞的,哪幅不是。

王仁瑞的画,走的是写意一路,朴素、厚实、饱满、疏密得当、真气坦荡、暗藏剑锋但厚道。早年习拳显然影响到他的笔力。如何画已经超越了画什么,进入笔墨境界。因为老实,构图变化不多,

这是缺点还是长处,很难说。传统的图式但有现代感,可以看出,他既有传统的影响,他喜欢郭熙、四僧、丰子恺、黄宾虹……也汲取西方后印象派的诸如塞尚、修拉、德兰……王仁瑞追求很高,学习经典,见贤思齐。自成一格,超越了当代国画的普遍圆滑平庸。野气勃勃,但不是故作天真,像是水墨画里的野兽派。在当代中国水墨画中,我以为属于上品,给我水落石出的印象。

我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小的一幅在我的书房里,大的一幅挂在楼梯转角处。每个客人来,都要问,是哪个画的?

王仁瑞。王仁瑞是哪个?画坛不知其名。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坚)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