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文体 > 正文
“映象”十年 风雨同路
      发布时间:2013-12-14 14:24:5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昨日的《云南映象》十周年纪念暨升级版《云南映象》首发仪式现场,10分钟的纪录短片,将一部舞台艺术经典十年的成长、变化、坚守与收获“温暖闪回”。

这十年,《云南映象》中海菜腔、烟盒舞、太阳鼓、象脚鼓等10多种承载着少数民族鲜活的生活与情感,最具云南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让活着的民族博物馆在舞台上呈现。

这十年,《云南映象》用舞蹈的本质还原了杨伍、虾嘎、岩金……杨丽萍让一个个田间地头的天地舞者传承接力。“专业的舞蹈演员有的是,但《云南映象》却用非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诠释,‘非专业’就是演员们自己,而不是‘演戏’。”杨丽萍说。

这十年,《云南映象》创造了中国舞坛的6个第一: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演出城市最多,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十年来,《云南映象》已经演出近4000场,观众近400万人次,先后在阿根廷、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演出,国内3次巡演几乎到过了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多数的二线城市。

这十年,《云南映象》铸就了云南乃至中国演艺产业的经典品牌。杨丽萍用精美绝伦的舞蹈艺术,让人们发现了云南的美、记住了云南的美、向往云南的美,为云南乃至中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风雨十年,有许多人伴着《云南映象》一路同行。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化学者丹增见证了《云南映象》这成长的十年,他说:“从十年前的送票请人看,到十年后的一票难求;从十年前在小剧场里审查该不该上演,到十年后成为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云南精品;从十年前几乎都是农村孩子的演员,到十年后的艺术名家……《云南映象》的成功,在于它接地气,更可贵的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平台。”作为杨丽萍十余年的好朋友,《新周刊》社长孙冕专程赶来,他说,杨丽萍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哺育她的这块土地,她的能量无法估量。刚从欧洲回来就直转昆明的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还没适应时差就直奔活动现场,他说:“我对杨丽萍所有的话都在心里,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把生命沉寂在舞蹈中。”

“走了这么多路,升级版《云南映象》像是所有演员写给家乡的一首新的情诗,有扎根有回望,有成长有改变,不变的是情谊。”杨丽萍说,在一场一场的舞台磨练中,云南不再是某个定义模糊的地名,而是朴实而温煦的,如同一抹浓烈的阳光,照耀在演员们的心上,他们可以尽情地用歌抒情,用舞写诗,写给家乡。

为了更好地彰显原生态的演绎方式,杨丽萍在舞蹈编排上,为全新升级的《云南映象》做出了显著的创新,让云南原生态之美得以更好地展现舞蹈。新颖的舞蹈队形编排,舞者们张弛有力的肢体演绎,都把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情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云南映象、云南记忆,定格了最鲜活的云南画面。

记者 黄华 实习生 邓珍真 

责任编辑:杨春萍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