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整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发布时间:2013-12-15 11:23:5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盐津:“这样的好日子以前不敢想”

 

 豆沙镇快乐的老年人

走进盐津县中和镇“幸福家园”中心敬老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老人们或健身或娱乐,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与几位老人攀谈,老人们都说过去一个人住在农村家里,生活十分不便不说,还感到很孤单。“能住进这样好的敬老院, 那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老人们发自肺腑地表示。

在豆沙古镇“和谐家园”敬老院,记者看到这里不仅环境同样优美,还种菜、养猪和养鸡,发展起农副业。院长邓兴会说:“为了让五保老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我们这两年来本着让老人安享晚年为主、适当劳动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院办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生财补院’的路子,既让老人们锻炼了身体,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了五保供养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盐津县委、县政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目标。2006年至2008年连续遭遇3次破坏性地震,全县3所敬老院和农村五保对象房屋受损严重,该县自2007年开始以民房恢复重建为契机,在财政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兴建4所敬老院供养农村五保老人,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吃、穿、住、医、葬”的困难。建设中从土地、资金各方面给予保障,提供当地最好的地块、建设最美的环境和最完善的设施,建成了老人的乐园。同时,成立了城乡社会服务中心,统一对敬老院组织、护理、保健、膳食、卫生等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目前,盐津县农村五保老人除102人自愿投亲靠友外,其余930人全部集中住进了4所敬老院供养,供养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并成为全省、全国少数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全覆盖的县。

苏平安(74岁,住中和镇“幸福家园”中心敬老院):党和政府是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困难群众,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我过去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不仅孤独无靠,生活也较为困难。住进敬老院后,生活完全变了样,这里不仅饭菜好,还有护理室、医务室、娱乐室,还可以和老年朋友们在一起健身娱乐。

刘志友(72岁,住豆沙古镇“和谐家园”敬老院):我过去在外面靠给人家编织竹具为生,收入不稳定,常常饥一顿饱一顿。住进敬老院后,不仅吃得好、住得舒服,还把我安排进编织组,每月发给我40元零花钱。我现在编竹具,纯粹就当锻炼身体编着玩,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责任编辑:陈怡希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