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年末干部走基层服务群众情况察访记
      发布时间:2013-12-24 10:20:4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专心为群众干点实事”

——年末干部走基层服务群众情况察访记

治“四风”转作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领导干部中掀起为民务实之风。

年关将至,贫困群众吃得饱穿得暖吗?企业的困难职工怎样过节?我们的领导干部及企业如何面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诉求?近日,记者来到我省部分州市和企业明察暗访,看看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有没有懈怠,又是怎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

干部走基层,累了脚板暖了民心

一年马上就要结束,对领导干部来说,正值总结与展望之时,事多且杂。对于老百姓,也是诉求与期望集中体现之期。领导干部此时走基层,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地去为群众办实事。

“老伴去世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儿女又不尽孝,我现在生活真是无着落啊。”20日,在大姚县石羊镇清和村一户民居里,一位八旬老人拉着镇党委书记李国荣的手老泪纵横。这天一早,李国荣带着50公斤大米、一桶油和500元钱赶到村里看望老人。“大爹,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李国荣叫来老人的两个儿子和部分村民,“屋檐水点点滴在旧窝里,今天怎样对待老人,以后自己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李国荣句句讲得入情入理。在众人见证下,两个儿子当面向老人认错,并承诺赡养好老人。当李国荣赶回镇里时,太阳已经偏西,镇里值班的两位干部说,上个月以来,李国荣在镇上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

“我们希望建一个办红白喜事用的公共用房,但因为缺乏资金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希望能帮助解决。”日前,省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来到芒市风平镇弄么村了解群众困难时,村长抱着试试看的口气说。省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当即表示将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此事,并对村民们说:“以后我们就是亲戚、朋友了。”

19日清晨,寒气袭人,但龙陵县龙山镇白塔社区居民李红杏的家里却暖意融融。“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每年都来探望慰问。”李红杏说,每年这个时候,她就盼着干部来家里,只要干部来家里坐坐说说话,哪怕没有慰问金,心里也暖得很。龙陵县开展“扶贫济困进万家”活动,发动县乡两级党委、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具有帮扶能力的干部职工,向城乡贫困家庭捐一点钱物、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介绍一个就业岗位、教一门实用生产技术、指一条脱贫致富路子。民政部门下拨救灾救济款460万元、大米300吨、衣被3500余套。全县40多名县处级领导和500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挂钩村走访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捐赠款物价值10万余元,协调信贷资金600多万元。

寒冬送暖,企业纷纷行动起来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我省部分企业受到了市场寒潮的影响。企业在千方百计“保命”之际,也在用实际行动让困难职工在寒冬中感受温暖。

寒风中,景谷油气开发有限公司开采区里的抽油机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几名石油工人正忙着将原油装入油罐车。由于长期亏损,公司15年没进过新职工,现在仅有的37名职工,大部分是1993年建厂时进来的。“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200元,好在公司困难还是为我们购买了医疗、养老等保险,尽量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工人匡德祥说,公司还拿出部分收入对患有慢性病的职工进行补助,另外在工会的帮扶救助下,困难职工每年能获得500元的生活补助。

在力争扭亏脱困的同时,云南冶金集团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今年来,共完成灾后重建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厂区棚户区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设、商品房建设近1700套,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在铝行业首家采用主体车间烟气余热来给职工住宿区、食堂、澡堂供暖、供热,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筹集送温暖资金近300万元,慰问、帮扶近2600名困难职工,资助超过100名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在多数企业“裁员降薪保效益”的形势下,云南冶金集团依然保持在岗职工收入不降低。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今年以来筹集慰问金31.5万元,共慰问困难员工471人次;筹集4.85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集团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捐款4.1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1名;拨款30万元帮助河口县南溪镇马依多下寨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拨款10万元帮助河口县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委会上甘塘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捐助100万元修建“爱心水窖”,拨款50万元支持河口县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募捐资金2.7万元修建9口希望水窖。

“10年了,我都记不清楚公司来看望过我们多少次了,每年还为我老伴补助4000元医药费。10年下来,光是资助我们家就有六七万元了。”23日中午,保山康浩实业集团公司领导为83岁的老员工郭世根送上了慰问金,郭世根的老伴王少萍感慨不已。据该公司工会负责人介绍,春节前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要看望670多位老职工。从2004年起,公司就把关怀老职工作为一项制度执行,10年来,集团为老职工及困难职工发放各种费用近3000万元。

用心服务,干部群众有话说

抓经济、抓民生、抓来年的发展储备……年末,大姚县石羊镇党委书记李国荣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今年干工作的环境好。上级有明文规定,基层照章落实,没有了压力,可以专心为群众干点实事。”李国荣坦言,以往岁末年初的这段时间,工作忙不说,很多工作外的事常让人感觉力不从心。

昆钢在积极帮扶困难职工的同时,持续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在全省首创了“政企合作共建廉租房”模式,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解决近万名职工的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住在棚户区的职工搬进了漂亮的电梯房。在效益下滑的难关面前,昆钢不忘把职工的事放在心头。走进昆钢晨景花园,菜市场、超市、学校、医院一应俱全——这是一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廉租房小区,石昌仁老两口和小孙子就住在这里。老人告诉记者:“我每个月有1700元收入,廉租房的租金、水、电、卫生、物管费等加起来每个月才260元。如果不是有这个廉租房,还不晓得日子要怎么过。”

对于新的一年,即将年满55岁的石油工人谢应荣希望能获得“特殊工种”的证明。“有了这个证,就可以享受到55岁提前退休的政策。”谢应荣说,“石油开采需要野外作业,工作环境艰苦,住房也是部分职工的心头病,目前仍有5户职工住在20多年前用石棉瓦搭建的职工宿舍里,希望这些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记者 崔仁璘 李毅铭 沈浩 李汉勇 吴清泉 贾云巍 刘祥元 田逢春 李继洪 通讯员 雷华 段青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