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12”,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于当天上午试运营,围绕“菜园子”、“药园子”、“果园子”、“茶园子”4个主题,67款独具云南特色的“山货”,“触电”后刮起一股旋风。据报道,从相关数据看,“云南馆”无论是进入流量还是成交数据,都名列前茅,开馆6个小时,销售额已接近500万元,点击量突破300万人次。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云南的好食材、好产品、好美食被远播到大江南北,云南的“山货”天生就带着“绿色”标签,从茶叶到药材,从火腿到咖啡,从鲜花到水果,无不受青睐。但是曾经一度,云南优质的“山货”因缺少走出大山的平台,而难以对接市场,低价贱卖甚至烂在地里的情况曾是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切肤之痛。
因此,“云南的农业不改变销售方式不行了!”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说,“再不参与电商,我们将丧失很多商机。”
“双12”云南馆爆棚
进入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红土地、大山、孔雀舞的平面设计元素让人倍感亲切。页面上,著名影星于荣光的形象似乎在带着你浏览云南的美食,他似乎在说,“在这片得到大自然特别偏爱以及珍贵馈赠的土地上,我踏上了寻找的道路,去寻找那一份份在我舌尖上撩拨味蕾的神奇……”
“云南馆”目前开设了“茶园子”、“菜园子”、“药园子”、“果园子”4个主题区,共推出了67款独具云南特色的产品。“茶园子”里有著名的普洱茶、滇红、玫瑰花茶等,小粒咖啡、玫瑰鲜花含片也暂时被放到了这个主题区内;“菜园子”里有火腿、干巴、午餐肉罐头等,让人垂涎的还有各种特制的野生菌和美酒;“药园子”里透着滋补养生的气氛,有三七粉、松花粉片、玛咖、螺旋藻精片、蜂胶软胶囊,还有野生天麻、灵芝、当归、石斛等名贵药材;“果园子”可谓琳琅满目,红色的蒙自石榴、昭通苹果,黄色的芒果、枇杷,白色的蜂蜜、雪莲子,再加上鲜花饼、玫瑰糖、野生核桃、甜酸角,足以吸引不同需求的逛馆者点击鼠标,把云南美食放进自己的购物车。
据报道,当天上午10:00~11:00,“云南馆”进入淘宝“双12”特色中国主会场黄金展示时段,大量用户通过主会场页面及新浪微博、腾讯等网站进入逛馆,第一个小时,就有接近100万的流量进入“云南馆”页面,普洱茶、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最早出现销售大幅提升。截至当天下午16时,“云南馆”销售额已接近500万元,点击量突破300万人次。
至12月13日午间,记者在淘宝上随机抽样看到,“云南馆”内的“高原神草精选昭通新鲜天麻”已售罄,显示共售出8869件;“云南小粒咖啡”共被浏览了140141次,售出10811件;500克真空包装的宣威火腿共被浏览83146次,售出1612件;顶级云南野生金边玫瑰花茶共被浏览55310次,售出1760件;5公斤装的蒙自薄皮甜石榴也售出了2364件。
搭建“山货”销售新平台
曾经,云南品质极佳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因找不到销售渠道,廉价卖都卖不出去,甚至烂在地里。而另一方面,很多想买云南“绿色生态”产品的消费者和商家,却也苦于找不到渠道购买。电商这一新型销售方式的使用,让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据了解,利用网络销售平台,云南的不少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让“养在深闺”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快捷地销往全国各地。依托在国内网购主要地区建成的仓储中心实行O2O模式,使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减少了在途时间,利于商品保鲜,即便是远离昆明的哈尔滨已可以实现发货后48小时内到货,被崇山峻岭阻隔的云南优质“山货”顺利实现了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与此同时,伴随着上线热销和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增长了。
据了解,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今年6月初与阿里巴巴集团初步达成共同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电子商务营销的合作共识,决定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负责,与阿里巴巴集团合力推进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的筹备、组建和运营管理,双方将借助各自的资源优势,为云南农产品和生物制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同时,积极组织我省农业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合作,先后开展了花卉、松茸、石榴、茶叶、鲜花饼等多次网上专题营销活动,带动辐射影响了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潜在消费人群,大量省内知名、业内著名品牌企业借此快速走入终端消费市场。在线上宣传的影响下,拉动提升了线下产品价格和销售规模,有效打破了鲜切花、松茸等传统农产品线下销售、出口的传统模式,丰富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的市场营销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在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试运营之前,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的专业网站“七彩高原网”已于11月12日正式上线试运营,该网站经营的产品和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相似,主要是进行原产地预售。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说,“如今的农产品销售已经通过订单方式实现了预售,都是提前一年就预订啦,如果我们再不参与电商,将来怎么卖不出去的都不知道。”
据了解,云南将借助“七彩高原网”及依托淘宝特色中国“云南馆”平台,适时组织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网上展销会和博览会,使更多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通过快捷、直接和全覆盖的电子商务营销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回报。
从上架销售到上线销售,一字之差,折射出的是销售观念和手段的深刻变化,产生的是收入、效益的聚变效应,实现的是农户增收、企业得利、产业发展的多方共赢。此前,省政府相关领导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云南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影响力,开拓市场,促进云南农业的对外开放与持续发展,全面打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把品质云南、放心云南和人文云南呈现给全国人民。
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