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中,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为重点整治任务的第二项。整治内容切中要害,措施得力,每一项措施的落实都有时间限制。
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责任内容包括:坚决纠正工作人员对待群众来访态度生硬、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坚决杜绝利用便民服务谋取不正当利益现象,坚决查处“吃拿卡要”行为,坚决整治执法监管中的作风粗暴、滥用职权行为,坚决查处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行为,坚决打击新闻敲诈行为;切实整治“庸懒散”,严肃处置无故旷工、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行为;集中清理“吃空饷”、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等问题。
落实整治的措施有5项:
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基层年、项目落地年、作风转变年活动,着力解决“三难”问题,以良好风气推动发展。集中一个月时间对省直部门和州市开展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活动,坚决治理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建设项目落地困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在自查自纠基础上,通过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地各单位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办事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利用便民服务谋取不正当利益、“吃拿卡要”和执法监管中作风粗暴、滥用职权,坚决整治“庸懒散”,严肃处置无故旷工、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行为。问责和通报对待群众来访态度生硬、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典型问题。
坚决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在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审批事项授权办理制、企业重大项目代办制、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制、三级联动审批工作制“四项工作机制”。对投资项目全程监督、限时办结,力争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百分之三十以上。取消、调整和下放一批省级部门审批权限,今年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力争减少150项左右,审批时限在目前基础上再减少三分之一。
对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审批制度,坚决查处工作中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行为。
着力提高全省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坚决打击新闻敲诈行为。
在全省开展集中清理“吃空饷”、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等问题的专项活动,切实纠正存在问题。
本报记者 李继洪 陈晓波 张潇予 尹朝平 张子卓 吴清泉 李海球 刘祥元 谢毅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