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兼容并蓄,体现在它文化的多样性。东巴文化、纳西文化、摩梭文化、毕摩文化、边屯文化、他留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平共处。
丽江的兼容并蓄,还体现在它对外来资金和外地人的接纳与宽容。“走进丽江,和谐共赢”已成为丽江市各级干部谋划跨越发展的共识。2012年,丽江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0.5%;全年完成市外到位资金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2870.8万美元,增长229%,为丽江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外来资金创造了丽江的新繁荣。人们期待着外来资金在丽江建设小康社会和跨越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丽江市委书记罗杰、市长和良辉多次率队赴外省招商,高位推进“央企入丽”“省企入丽”“民企入丽”战略。如此高位推动,不仅让“外资入丽”快速升温,更在丽江市各级干部中形成了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招商引资就是生产力的共识。
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把游客留住,把商务会议的客人留住,把与丽江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留住,把已经在丽江投资兴业的人继续留住,丽江该怎样做?
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民企、省企引进来,丽江又该怎样做?
现在,丽江市各级干部广泛树立起“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持用好项目吸引投资,用大项目支撑发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招商”“外出招商”“重点针对性招商”系列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开展了一系列经济交流和招商活动。
在政策允许条件下,该市进一步简化招商项目在投资规模、建设、规划、环评、用地等方面的审批和核准手续。对外来投资重点项目所需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予以优先保障。
对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和延伸产业链的重大外来投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以确保项目审批和开工建设。
推行重大外来投资项目推进联席制度,对项目进行全程督促检查和协调推进。
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制管理,促进项目尽快履约、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生产力。
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该市还大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搞好社会治安,严厉查办影响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为投资者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发展环境。现在,外来资金在当地旅游业、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商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该市正积极筹备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设立招商办事机构,使招商网络覆盖全国发达地区。丽江市真正迎来了“大招商,招大商”的黄金机遇期。
机构运转靠财政,基础设施建设靠融资,经济发展靠招商
丽江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招商引资有着更明确的定位:“机构运转靠财政,基础设施建设靠融资,经济发展靠招商”。
经济发展靠招商。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在3月份,市委书记罗杰、市长和良辉就率队到甘肃考察洽谈,专门对油橄榄深加工项目开展了“上门招商”。
紧接着,和良辉率丽江市政府招商团在深圳举办了投资交流活动。活动签约金额49.5亿元,拉开了2013年丽江“产业招商年”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的序幕。
6月上旬,罗杰、和良辉率团参加首届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签署合作项目6个,协议投资33.6亿元 。
7月17日,和良辉率团在上海举办高原特色农产业投资交流活动,签署了百合种球繁育、商务农场、油橄榄种植加工、九色玫瑰种植加工、玛咖产业科技研发、芒果产业化、玫瑰产业7个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
8月初,罗杰对招商引资工作作出指示:“工作得力,进展可喜。招商引资工作在‘三大战役’、产业建设中至关重要,下一步,希望跟踪服务更加到位,项目包装储备更加精细,招商推介更加有效,着眼大商、强商、好商,取得新的实效”,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通力协作,再推招商引资高潮。
8月15日,在省政府于北京主办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推介上,玉龙县与北京星光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协议书,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成为本次签署的投资规模较大的一个。
9月在贵州举行的川、滇、黔州市峰会上,和良辉率团与攀枝花市就攀枝花至华坪省级工业园区铁路专线建设达成共识,决定共同推进该项目的申报立项,争取早日建成,使丽江加快融入攀枝花乃至四川经济圈。
在10月份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博览会上,和良辉率队签署了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罗杰再次指示有关部门和区县要及时跟进,协调、帮助,搞好相关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争取项目尽早落地。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丽江的发展,得益于招商引资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丽江的发展,得益于招商引资。事实证明,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资本积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是增强经济竞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一把手“上门招商”和系列经贸交流及招商活动,丽江市在招商引资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升。
今年1至10月,该市接待了国内外280多个企业的接洽投资事宜,接待考察投资项目812人次。四季酒店、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马来西亚纳迪集团、以色列ABA公司、中国旅游文化集团、五方国际投资公司、浙江盾安集团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到丽江考察投资项目。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风电集团、深圳市文旅中量投资有限公司、熊猫点点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镁业等企业的48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外资项目2个),签约金额463.25亿元,外资9692万美元。
今年1至10月,全市共签订、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97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08.39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200亿元的104.1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为162.45亿元,完成今年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75亿元的92.82%。
在招商引资工作引领下,该市“总部经济”初现端倪,熊猫点点科技有限公司已在丽江成立总部,还有一些企业已在考察、计划之中。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实现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明显的外溢效应。
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招商对产业发展的核心牵引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外来资金带来的不仅是资金上的增量,而且进入丽江的央企、民企、省企,更带来了理念、管理、技术、信息、平台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从方方面面改变着丽江,促进丽江跨越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招商对产业发展的核心牵引力。”丽江市提出:今后5年,全市计划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累计利用国外资金1亿美元以上,力争每年外来投资到位资金占当年固定资产总额的50%以上。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能源、生物资源、旅游文化产业、商贸流通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等,都圈定在该市招商引资的重要领域。该市还鼓励外来资本参与本地企业的改革重组,以盘活资产存量,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记者 张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