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岁半女孩“小糖果”罹患瑞特(Rett)综合征的消息通过媒体传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爱心行动引发了一连串反应——对“小糖果”的爱继续延伸到对罕见病的关注,一次爱心的倡议也拓展到对整个公益事业的关注。
基于理性认识下的爱心行动织就了一张大网。爱心救助如何有效持续、扩大范围,显然,靠一个人、一个组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靠公益,把社会的有效力量集结起来,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帮助,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壮大公益力量。
我国对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收政策是有相关规定的,也有很多公益组织和基金会正在进行着实践。但由于基金会门槛过高,有的简单模仿行政行为,不敢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公益产品,缺乏人性化的操作理念;大众捐赠抑或献爱心的渠道很有限,关于公益行为的效果评估也缺乏科学的认定,政策存有诸多空白点。
公益力量的组织和建立,需要政府层面的扶持,但壮大公益力量的本质,却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动员和投入。当公众更新慈善理念,明白组织力量好过个人单干,全民慈善优于富人慈善,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公益才有爱心给养,爱心传递才更有针对性、更及时、更温暖。
更多互动话题,请登录云南日报法人微博和金碧坊社区参与讨论
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