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坚定维护稳定团结和谐
      发布时间:2014-03-04 09:41:2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3月1日,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暴恐分子丧心病狂地试图破坏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但云南人民没有被恐怖袭击吓倒,许多市民守望相助、传递爱心——为暴恐遇难者守夜、为伤者义务献血、为街头执勤民警提供支持……面对暴力恐怖,我们选择坚强,我们手拉手传递爱与善,坚定维护稳定、团结与和谐。这一刻,我们共同彰显云南人民的精神品格,共同筑起云南精神的坚实高地。

守住这份温暖

刘薇薇

这是“3·01”事件发生之后——夜幕徐徐降临,昆明火车站的站前广场,近百名自发赶到这里的市民为前一天不幸遇难的死者献上鲜花和花圈,在烛光中,大家双手合十,默默哀悼。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传递问候,为逝者祈祷,为生者送去祝福。不少餐饮业者也通过微博、微信广泛发布信息,希望能够为警务、医务、安保人员免费提供饮食。“不方便来取的话,我们可以送餐!”

全城各处的献血点前,多于平日数倍的志愿献血者排成长龙,大家都希望能通过献血的方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进春城的大街小巷,走到春城的人民中间,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依然能够让人深切感受到善良人们传递爱心、守望相助的无尽暖意。

暴力恐怖事件让无辜民众遍体鳞伤,让不少家庭阴阳相隔,让这个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剧痛。“如果他们施暴的目的,是要打碎我们宁静的生活,是要我们陷入慌乱和恐惧,那我们为什么要让他们得逞?我们应该继续在昆明好好生活下去。” 献血志愿者的一句话,应该是给全城人民最好的鼓励。

面对暴力和邪恶,我们必须坚强。我们每一个人,最应该做的就是坚定信心,好好生活。暴行中受伤的无辜同胞,因为失去亲人而无依无靠的老人、孩子,还有那些继续为抓捕、为救治、为安保默默奋斗着的人们,依然需要我们送去持续的关怀、理解和支持,依然需要各方力量汇聚、驰援。爱心接力不断线,四季如春的温暖也才能常驻人间。

有外地朋友发短信问候我:“昆明还好么?”“很好,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是的,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春城”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永恒的印记,任何暴力恶行都不可能阻隔我们对和谐安宁美好生活的追寻。让我们持续用爱心、理性和坚强,认真呵护这份属于春天的温暖,守住所有属于爱和善的希望。

夯实稳定基础

易晖

发生在昆明的血腥暴行警示我们,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不能有须臾松懈,必须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加强治安防控措施,全力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打击恐怖主义,只有做好预警和防范工作,工作做得细致,才能防患于未然,更有效地保护民众。而加强基础防范工作离不开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暴恐分子潜伏于城市,总要居住在某些社区,如果社区工作者和群众发现可疑人员就及时通报、实施监控的话,暴恐分子就难以展开集体行动。在外来人口流动频繁而社区工作者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维稳基础防范工作难度很大,但“3·01”事件敲响的警钟倒逼各基层组织肩负更多的维稳职责,倒逼打防管控所需的资源和力量向基层组织倾斜。

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致力全面发展、全面小康是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之网的坚实基础。以全方位的繁荣发展、以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回击“三种势力”,我们才能彻底消弭暴恐分子的生存空间。在坚决打掉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同时,当尽快排除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都是切实的安全预警和“保卫社会”工作,是打赢反恐维稳硬仗必须攻克的难关。

暴恐分子的残忍行径,无法撼动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坚强信念。“3·01”暴恐事件发生后,许多群众不断显示守望相助、见义勇为的血性和热情。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对于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的共识,坚定地依靠群众,让群众成为全面反恐维稳的有生力量,我们必能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危难尤显大爱

谢建东

暴恐分子举起屠刀,想要通过极端残暴的行为制造恐慌心理,但这只会使云南人民更加团结、更加友爱。

面对滥杀无辜的暴徒,警察为了减少无辜伤亡大声喊出“来砍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竭尽所能抢救伤员;血液中心全员出动,加班加点直到最后一位献血的市民离开。这是职业要求,也是一种担当的精神。这样的爱就叫做舍生忘死、恪尽职守。

暴力恐怖事件发生时,人们四散躲藏,附近的餐饮店、宾馆、商店等及时为躲避的人群提供庇护,并组织人员、拿起能够接触到的物件作为武器自卫。素不相识的路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伤者送到医院救治,苦难使人们由陌生变得熟悉,一句简单的提醒:“注意安全”,让相互之间暖意融融。这样的爱就叫做守望相助、同仇敌忾。

140多位伤者需要救治,血液库存亟需补充。部队官兵、爱心市民涌向市内各个献血点,有的人因为年龄偏大不能献血而落泪,有的人因为来得匆忙忘带身份证怕耽误献血而焦急。许多餐饮店贴出广告,为来不及休息的公安武警等提供免费饭食。这样的爱叫做尽己所能、接续不断。

还有一种爱叫做乐观坚强、满怀希望。事件之后,有人就“不信邪”,专门到人多的地方走走,说:“你那几把刀,吓不倒我,你砍不断云南人的意志,你砍不断我们生活的希望。”事件过后,车站正常发车,旅客正常出行。许多人自发到火车站广场的铜牛像下献花圈、点蜡烛寄托哀思:“愿逝者安息,伤者平安!严惩暴徒,正义必胜!”

危难之中有大爱,受伤的春城,同时也溢满爱心、充满希望。

昆明在伤痛中坚强和美丽!

驱散心中阴霾

朱婧

这几天,昆明的阳光依然明媚,但一些市民刚被惊扰的心中还有不安的阴影。不少人情绪很复杂,有对暴力恐怖袭击的愤怒,有对逝者、伤者的无限悲悯,有对生活安宁被打破的惊恐后怕,有对平静和谐的加倍渴求……暴徒挥舞的砍刀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一时难以愈合的伤口。

怀着痛楚和复杂的心情,在悲愤痛苦之时,我们寻求着整个社会的相互守望。这次,人们没有失望。连日来,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在街头巷尾、在自媒体的社交圈里不断出现,温暖着我们,抚慰着我们:看看献血点排队的人群,看看不少餐馆自发为巡逻的民警提供免费餐饭,当我们转发悼念逝者的微博,当我们“点赞”并传递着正义、坚强、理性的信息时,心中也开始充满了力量。这力量凝聚在一起,就像一道阳光穿透混乱的心境,驱散着心中的阴霾。

伤口尚未愈合,阴霾还未散去,我们还需让彼此间的手拉得更紧,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张开反恐的天罗地网,一起构建平安社会。反恐维稳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伤者,慈善机构和社会组织正发出爱心倡议,市民自觉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每一个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有力行动,都会帮助昆明恢复平静与安宁。

而我们也要关注自己心理的调整抚慰,在信息传播中做到理性客观,不让负面情绪扩散。同时还要关注伤者的心理干预,由心理专家组建心理干预医疗队,为遭遇暴力恐怖事件的当事人、受伤者在心理层面留下的恐惧、紧张等急性心理创伤,提供更多的帮助。驱散心中的阴霾,需要我们勇敢面对伤痛,用大爱与互助积极治疗伤痛,获得继续前行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