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金黄色的提质路
      发布时间:2014-03-13 11:09:25   来源:
分享到:

话题

云南80%的食用植物油为菜油,油菜是云南第一大油源。然而,37%的自给率,凸显出云南油菜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发展薄弱的“软肋”。云南油菜产业该如何提质增效,保障“油瓶子”安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观点

加大扶持,加快油菜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加快推进油脂产业建设;以典型辐射带动油菜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油菜单产、总产和品质,实现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打响云南高原油菜优质、安全、生态品牌。

强科技●油菜产业亮点频现

早春二月,金灿灿的油菜花赶趟儿似地开了,罗平、腾冲、泸西、玉溪、临沧,万亩油菜尽金黄,给云岭大地增添了一抹抹亮色。“就面积而言,云南油菜居全国前10位,从布局上看,云南油菜生产大分散小集中,100余个县(市、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滇东北、滇中、滇西南和滇西北四大片区。”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李根泽研究员的一番介绍,让云南油菜产业发展脉络清晰展现。

油菜对云南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省小春三大重要传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50万亩左右,总产约52万吨,原料产值超过30亿元。近年来,云南油菜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可圈可点:

从发展特色来说,云南油菜具有明显的山地特点,结合旅游业、生态农业发展油菜产业的优势突出。如罗平以油菜产业带动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享誉全国,已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腾冲高黎贡山山脚下的10余万亩连片油菜花海同样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就科技支撑而言,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研发的油菜小孢子育种技术领先国内,其中利用胚直播成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育成的“花油8号”是长江上游首个应用面积突破300万亩的早熟油菜品种,去年应用面积占全省冬油菜的22%。在油菜单产上,云南平均单产约110公斤,属全国平均水平,但云南最高单产突破400公斤,达到了全国早熟油菜的超高产水平。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2009年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建设,加强了油菜科研与生产的有效对接。以去年为例,省油菜产业体系通过新品种选育应用、集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加强科技服务等措施,实现了核心示范区技术覆盖率100%,平均亩产207公斤,亩增产量43公斤,实现示范区农民户均增收647元,带动良种良法县域推广面积379315亩,辐射带动439225亩,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寻症结●发展不均支撑不足

在云南,80%的食用植物油为菜油,油菜是当仁不让的云南第一大油源。然而,由于近年来食用油消费需求缺口逐年扩大、进口油料大量涌入、因灾减产等诸多原因,全省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37%。大量依赖调入满足需求,不仅使云南油菜产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也让全省4600万人口的“油瓶子”岌岌可危。

“现在请工每人每天要80到100元,工钱高不说,在油菜种、收最需要人力的时候,工人还很难请。”罗平县板桥镇品德村小法郎自然村老油菜种植户张仕荣告诉记者,种油菜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力多,比较效益又低,许多人都改种蔬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了。“就拿今年来说,几次低温霜冻天气,冻坏了油菜叶片和花蕾,还造成了倒伏。”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雷元宽无不担忧地说。

生产成本上升,种植效益降低,因灾减产减收,这仅只是云南油菜产业的制约因素之一。省油菜产业体系专家深入调研后发现,发展不平衡、科技落后、市场波动大,是云南油菜产业健康发展的“软肋”。

由于基础设施及种植水平不同,我省各油菜产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以隆阳、红塔为代表的高产区平均单产约200公斤,而低产地区亩产仅有50~60公斤;占全省油菜面积50%以上的旱地油菜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年度间产量波动大;全省有约300余万亩最适宜油菜种植的冬闲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菜面积的扩增。

其次是投入不足,油菜科研及成果转化滞后。多年来我省省级财政年投入油菜生产上的经费仅为200万~300万元,近年来虽有所增加,但并未根本改变总体投入不足、投入分散的状况,难以满足油菜科研、生产、示范、应用等方面的需求。现我省油菜杂交化率为20%~25%,长江中下游油菜杂交化率达到70%以上,差距明显;油菜产区普通油菜品种、单低品种和“双低”品种插花性种植现象普遍,多品种共存使得种植“双低”油菜品种却难以生产出真正的“双低”油菜籽。而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种子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一些农户连续两三年不换种,也导致了油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第三是市场波动大影响油菜产业发展。近年来商品油菜籽市场价格起伏很大,价高时每公斤6.5元,价低时仅3.1元。加上全省油菜80%以上是冬种,整个生长期均处于冬春干旱期,因灾减产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开良方●叫响优质生态品牌

“尽管云南油菜生产困难不少,但在面积扩增、单产提高、品质改进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潜力都很大。”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根泽、省农业厅种植业处钟林等专家分析,云南地处国家规划的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现油菜种植仅占全省700余万亩最适宜油菜种植面积的60%左右,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两季种植也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优势。而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有望大幅提高油菜单产;通过对“双低”油菜籽的油、粕及精深产品开发,能提高油菜籽附加值;利用云南立体生态气候优势,可进行春、秋两季生产和适宜种子繁育、鉴定。专家们预测,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及养殖业发展,未来5-10年省内市场对油料及其制品的需求仍将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与我省毗邻的越、缅、老三国,基本无油菜种植,而当地居民大多信奉佛教或伊斯兰教,对菜籽油等植物油需求量也很大。

发展油菜之“重”、之“利”清晰可见。云南油菜该如何扬长避短,实现提质增效,确保“油瓶子”安全?李根泽等专家认为,依靠科技增强内涵,打造优质、安全、生态食用油品牌,是云南油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应加大扶持,加快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推广。把选育优质、高产油量杂交油菜品种,集成轻简化高效实用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加快油菜良种产业化、改扩建良繁基地、建立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等列为重点扶持的环节。同时,要加快推进油脂产业建设,积极引导支持油脂加工企业生产低芥酸菜籽油、低硫甙饼粕及其他精深加工产品,着力解决好油菜生产从土壤-品种-种植-加工-产品以及流通环节的安全性问题,以品质较好的夏播油菜为依托,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开发标准化的特色油脂产业,打造云南高原油菜优质、安全、生态品牌。

此外,还应以典型辐射带动全省油菜产业协调发展。本着巩固大区,发展新区的原则,优先扶持罗平、玉溪、腾冲等油菜主产区进一步提高油菜种植水平,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样板等方式,带动油菜大面积的高效生产,全面提高油菜单产、总产和品质。

本报记者 陈云芬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