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多发的旅游市场纠纷事件,暴露出了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云南旅游的形象。旅游市场局面鱼龙混杂、监管难度大,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解决之道还在于依法治旅、依法兴旅。
3月28日,《云南省旅游条例》由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5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旅游条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后第一个与之衔接的地方性旅游法规。这是云南旅游行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云南旅游法制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具体全面 新条例很给力
2014年一开年,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暨全省旅游工作会在昆明召开,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全行业一致认为,整治市场是深入贯彻《旅游法》的具体行动、是建设旅游强省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省政府党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重要举措。
2014年,我省将大力推进旅游法规和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省旅游委进一步加大《旅游法》的宣传贯彻力度,继续推进相关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省人大做好《云南旅游条例》的修订工作。同时,不断扩大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标范围,积极推动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继续扩大试点面,以试点示范带动全省旅游行业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战略,实现旅游标准、标准化体系对行业的全覆盖,提升全行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更令人高兴的是,新《云南省旅游条例》正式修订通过。它与旧条例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化了旅游的综合监管职能。规定要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旅游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行政监察联动工作机制以及我省边境旅游方面的多部门参加的边境旅游工作机制等。
二是增加了创新旅游投融资方式、旅游建设用地以及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内容。《条例》增加了旅游融资、旅游用地及乡村旅游发展以及统一的旅游信息宣传网站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鼓励性的条款。
三是明确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和用途。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产业培育、市场监管、商品开发、科学研究、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四是作出了涉及旅游发展的一些重大事项有关部门应当征求旅游管理部门的意见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布局旅游交通线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价格主管部门在调整景区门票价格以及有关部门在审批全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前,应当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
五是强化了标准化管理的手段。如规定对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设施实行标准化等级认定或评定;包括接待旅游团队的旅行社、景区、住宿企业、购物企业、餐饮企业、旅游车船和驾驶员等,都应当通过相应的等级认定或评定。
六是确定了参与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的相关内容。规定旅行社、旅游住宿企业、旅游车船企业等及其他一些高风险旅游项目经营者应当参与云南旅游组合保险统保统筹。这是我们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维护旅客利益、减少风险的有效手段。
依法治旅 多举措共发力
手握法律利器,全省旅游行业对整治市场、规范市场增添了信心。依法治旅,还需要做好相关工作。
今年,省旅游委将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强有力的措施,集中整治我省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旅游市场非法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市场检查,在重点旅游线路、游客集散地等重点环节加大检查力度,对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按照“依法依规、从重从快、顶格处理”的原则,一律从重从快,按上限处理,形成对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落实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旅游执法协作机制的工作要求,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多渠道宣传和公布96927旅游投诉电话,向游客投诉要案源、向行业举报要案源、向网络舆情要案源、向媒体监督要案源,对旅游投诉、举报做到统一受理、转办督办、横向联动、纵向协作、一站式服务,形成高效有序的旅游投诉查处机制。力争今年全省旅游投诉大幅下降,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游客满意度有较大提高。结合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的建立,开发建设旅游投诉受理及处理系统,实现游客查询功能和游客满意度测评功能,提供对游客的信息服务,接受游客监督。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强与110、119、120等救援体系联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扩大旅游组合保险的覆盖面,优化组合保险的运行机制,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救援、事后救助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救援和保障的能力和效率。另外,加强人才培训。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旅游景区(点)及旅游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旅游科研队伍的教育培训,实施导游员全员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旅游政策法规、服务技能教育,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牢固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提升我省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记者 储东华 张议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