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谢建东:创新发展 迎接变革
      发布时间:2014-11-07 10:00:1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当下每一个媒体人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体会职业所带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对传媒改革所带来的危机感、困惑感却也始终萦绕不散

明天是第15个记者节,相信对许多同行而言,喜庆之外更有忧思。因为记者职业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最为敏感,伴随传媒变革加剧,当下每一个媒体人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体会职业所带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对传媒改革所带来的危机感、困惑感却也始终萦绕不散。

由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受众接触新闻的习惯和渠道改变,传统媒体的用户粘性降低,受众流失加速、广告投放量下滑。与之相反的是,各种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QQ弹出窗等基于社交软件的新闻传播形式强劲发展。此种变化之下,又以纸媒的危机感最为强烈。

通过对变革原因的分析,传媒改革的本质,或者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逐渐清晰,那就是顺应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增加用户粘性,重新找回流失的受众。为应对危机、尽快转型,许多传媒集团进军地产、旅游、教育、动漫等关联领域,积攒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样也有人质疑:“转场不是转型”,传媒业的转型发展还得从自身寻求突破。

至于媒介本身的改革,也有一些先行者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技术上的更新,除抢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高地外,也包括自主研发客户端,打破平面媒体的内容组合形式,实现文字、视频、声音、图像、BBS讨论等功能的有机结合。这一点,人民日报等媒体已经深度尝试,但盈利模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此外,建立用户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分析、个性化推送,也是技术革新的一个方向。二是流程的再造,也就是根据传播渠道及接收终端的特性重新改造编辑部,实现内容生产与终端接收的无缝对接、新闻素材的最大化利用,这样的观点目前已经是众多媒体人与研究者的共识。三是对内容产业的重新理解和重构,在做好及时新闻的基础上加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加强评论、言论的引导,目前不少报纸的改版改革走的基本是这条路线。四是巧用他山之石,加强与腾讯、百度等企业的合作,依托其平台推介自身、强化影响,时机成熟后再逐渐将粉丝导向电商,这在国内省级媒体中也不乏先例。

笔者同意纸媒消失还为时过早的论断,只要纸质阅读的群体还存在,纸媒就有生存空间,但生存状态如何却难以保证。即便“纸”真的消失了,“报”仍将存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媒改革的论述,未来将会组建几个大型的新媒体集团。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直接到达受众个体,时间与空间的区隔将越来越弱。如果新闻传播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政策进一步放开,竞争兼并局面的出现很可能难以避免。

此外,根据专家的预计,传媒业态和生产流程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一些关联部门,比如印刷厂的作用就新闻传播来说可能越来越弱;发行部门或将演变为客户维护和产品推广部门,公关性质越发突出;广告部门将更注重创意设计,能够为客户提供文、图、音、视融合,平面与立体兼具、室内室外通达的产品。采编部门将被拉平,和技术部门、运营部门一同成为一个产品系列里的三角,项目经理人的作用将至关重要,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项目与产品开发小组将会成为媒体内部的新机构。

变革如此急剧、现实如此严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当如何转型?日前,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昆明作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专题报告,这里借他的一句话收尾:在中国报界“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观点广为流传。“退一万步来讲,找死总比等死强。找死不一定死,但等死就在劫难逃。”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