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年朋友们有热情、有想法、有闯劲,但青春在哪里抛洒,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几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依然用节日的方式来纪念五四运动,就是因为其蕴含有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运动的界定,一是爱国主义运动,不畏列强、奋起抗争;一是新文化运动,注重思想启蒙、革新传统。而这场运动之所以蔚为壮观,就是因为有一大批爱国、进步,敢于批判旧传统、愿意接受新思想的青年,他们秉持民主、科学的理念,投身到社会改造、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之中。
今天纪念五四,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并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每一代青年都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这样一面大旗。但爱国也需要理性,不是仅说在嘴上,更需要春风化雨的切实行动。
二是要继续秉持创新求变的精神。尽管现在的时代背景、国际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创新求变,敢于批判、勇于接受新思想,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依旧值得弘扬。时下一些青年人被指“暮气沉沉”,大学求安逸、毕业求稳定,削尖脑袋往体制内钻,年纪轻轻等着啃老,最需要以“五四精神”加以改造。
三是要立足实际、点滴做起。社会革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们纵有改造社会的宏愿,但无不主张从一点一滴做起。如今,没有了战火硝烟,承平时代继承五四精神,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坚守平凡工作岗位、精益求精;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无边的热情挥洒到最有意义的地方。时下,许多青年热心于公益与志愿服务,有关部门也十分支持,比如共青团云南省委倡导的“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就很有影响力,如果每个青年都能热心公益,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那么不仅青年个体生命价值会很饱满,整个社会崇德向善的基石也会更牢固。
四是要完成当时未竟的志愿。五四运动时期,对国民性格有过深入的批判,但直到现在排队加塞凡事图捷径、办事找关系走后门、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仍然不绝。理性直面现实,追求文明进步,正是这一时代的青年们应该着力之处。
若干年前风靡于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希望每个时代的每一位青年朋友在年老“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谢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