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化,深刻地反映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中央的三令五申,给国家公务员戴上了“紧箍咒”,扎实推进正风肃纪工作,确实除去了躯体的一些“病菌”,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加强。但作风顽疾如果不除根,只能是治其表而不能究其里。
“吏廉则治,吏不廉则政治削”。保持优良作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传统,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党员干部也潜滋暗长出一些不良作风,甚至缺了精神之“钙”,失去了信仰。万事贵在持之以恒,作风建设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松劲泄气,否则半途而废,陋习痼疾又会强力反弹,最终导致前功尽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改进作风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风接着一风刹,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完成,从而带来新风扑面。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阶段,越是往后越要体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要求。要结合活动,把改进作风的重点和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除去不良作风的“病根”,拿出一系列惠民措施,真正让群众受益。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盘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