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昭通彝良“9·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挥部获悉,彝良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涉及民房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8大工程”的180个项目已动工144项、完工90项,累计完成投资35.62亿元。
2012年,彝良连续发生5.7级、5.6级地震,共造成彝良、昭阳、大关、镇雄等县区18.3万户74.4万人受灾。之后,省政府迅速组织省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昭通彝良“9·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根据《规划》,彝良县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民房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扶贫开发、城镇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生态环保“8大工程”180个项目,总投资36.28亿元。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受损民房修复加固,基本恢复地震损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启动民房恢复重建及一批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4项工程已全部完工。第二阶段主要是2013年6月底前完成民房恢复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搬入新居;2013年9月前全面完成学校恢复重建任务,确保秋季开学使用,基本完成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和城镇设施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目前72项工程已动工67项、完工53项,动工率93.06%、完工率73.61%。第三阶段主要是争取完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产业培育、扶贫开发、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工程恢复重建任务,确保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超过灾前水平,目前94项工程已动工63项、完工23项,动工率67.02%、完工率24.47%。
彝良县围绕节点目标任务,在民房恢复重建阶段,组织了96支群众工作队2300多名包保干部,为重建对象提供24小时一对一服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贷款、建材等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县48026户受灾家庭能在《规划》时间入住。在抓好民房恢复重建的同时,该县统筹兼顾,奋力加快“8大工程”中的其他项目建设步伐,运用县级融资平台筹集县级配套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建。
(记者 蔡侯友 通讯员 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