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老昆明人谈滇池治理
      发布时间:2014-06-23 10:34:1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开栏的话

滇池是春城的母亲湖,治理和保护好滇池,展现着云南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本报从今日开始推出“看滇池 谈变化”专栏,通过记者的实地走访、调查,多层次、多角度报道近年来滇池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广大读者更加了解滇池治理工作、更加关心滇池治理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各界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治理滇池污染的良好局面。

李秀英老人今年81岁,家住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办事处海埂村。从小就居住在滇池边的她,与滇池为伴,因滇池而乐。沙滩奔跑、下水摸鱼、恋爱约会……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这一池碧波分不开。

滇池水变脏时,李奶奶已年过花甲。“变成臭水一塘,海油(蓝藻)汪汪,风一吹,坐在家里面都闻得到浓浓的腥味臭味。”21日接受采访时,她回忆道。指着家对面的滇池,李奶奶说:“最近几年滇池一年比一年好,水变清了,水更满了,没有垃圾,没有臭味,沿岸还种了很多花草,早晚我们都喜欢在湖边走走。”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临湖而居,因湖而生的昆明人,对母亲湖滇池有着深深的眷恋和解不开的情怀。当滇池水系水质下降,滇池流域生态系统遭严重破坏,眼睁睁看着曾经碧波万顷、景色宜人的滇池变成又脏又臭的“化粪池”时,他们叹息、痛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加大治污力度,滇池治理得以全力推进,滇池水质逐年向好。湖边村民的感受是最有说服力的,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印证了滇池水质的变化,今年前5月与去年底相比,水体透明度上升63.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低10.6%。

对此,每天开着快艇往返于海埂公园和大观公园的杨永年有着深切体会。“原来,水面漂浮物多,水质太差。快艇只要排开一点脏东西,就会发出阵阵恶臭。”杨永年回忆说。“现在水变清变好了,有的地方看得见底,看得见小鱼小虾在游动。每天往返几十次,感受清风扑面,心情非常畅快。”他轻松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说。

看着滇池一天天变清,水质逐渐变好,许多老昆明人露出久违的笑容,当年的孩童如今又领着小孙孙们来到滇池边,给他们讲滇池的故事。早上背着萨克斯,骑车40多分钟来到滇池海埂大坝吹上一两曲,是70多岁的方智近几年来几乎每天必做的事。一曲悠扬的“怀念战友”,透着萨克斯的轻柔与沉静,吸引了许多游客闻声而来静静聆听。方智说:“滇池曾经的美、后来的脏,都已成为过去。如今,这里水质好、空气好,尤其是牛栏江水来了之后,我感觉现在的水跟最脏的时候比,已经变好百分之八十了。看来政府投入巨资、拿出力气来治理,是非常值得的。”方智自幼喜爱萨克斯,现在他并不轻易吹奏,“除非来到滇池边,因为环境好心情好才有兴致。”他笑着说。

“今天还要去盘龙江入湖口。”拗不过3岁的孙子,住在滇池卫城的吕江平夫妇俩只能又开车带他来到这里。吕江平夫妇是建水人,因帮儿子看孩子来昆明滇池卫城居住,之前并不知道孙子说的盘龙江入湖口是什么地方,来了这里才知道,果然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没讲过原来滇池有多脏,但现在看着挺漂亮,两岸花草丰富,风景很美。”吕江平说的盘龙江,是目前昆明市3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达到考核目标的28条河道之一。

随着滇池治理全力推进,滇池综合污染指数、营养状态指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21.2%和4.1%。水质变好历尽千辛,许多市民倍加珍惜,纷纷加入到治理滇池行动中来,有自愿组成的“巾帼打捞队”,有放鱼滇池的积极参与者,有“滇池治理、人人参与”的号召者……家住大观路的杨惠芝说自己读书不多,50多岁的她见证和经历着滇池的点滴变化,只要看见河里有垃圾,都要想办法捞出来。她说:“滇池变脏,我们比谁都难过;滇池变清,我们比谁都高兴。当然,治理滇池的任务还是很艰巨,但只要一直抓下去,就有希望。”

记者 浦美玲 龙舟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