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大莫古镇挪岩村为破解农村建房用地紧缺的“困局”,在县镇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将50亩荒山统一实施水、电、路、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后,根据贫富程度和地块位置,合理确定土地梯次价格,集中对群众建房用地申请进行“阳光”审批,确保建房户群众都能批到地。困难户阮志和感动地说:“我家祖孙三代没有批过一寸地,没想到今日能在新小区里建房,全靠干部把我当自家人!”
今年以来,陆良县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要求,组织全县96个机关单位48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分门别类设置社情民意收集、帮困助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公共设施维护等各类服务岗,集中力量帮助群众化矛盾、解难题、破“坚冰”。
一方面,采取走“土”路的办法,做到东家西家走得进、大人小孩谈得拢、烦事难事帮得上,让双脚沾满“泥土味”,把社情民意搜集起来。另一方面,采取说“土”话的办法,把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长辈来对待,放下身段、丢掉“官腔”、转变态度,努力将严肃的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的通俗语言,做群众工作时说乡土话,了解民情时说家常话,化解矛盾时说体谅话,宣传发动群众时说百姓话,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多一些嘘寒问暖、少一些指手画脚,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理得透,实现“无障碍沟通”,身上透出“人情味”。
再一方面,采用“土法”,通过组织联建、干部联村、党员联户,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固定的联系服务对象,做到家有病人过去看看、家有纠纷过去劝劝、家有急活过去干干、有事没事常去转转,用“土法”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把握群众脉搏,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听民声、解民忧、谋民利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干部额头渗出“汗水味”。
该县住建、财政部门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建房补助资金的监管,对735户一般贫困户、210户中度贫困户、105户特困户,分别按照1.02万元、1.2万元、1.71万元的补助标准,把1181.2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兑付至各危房改造户手中,全县10个乡镇1050户困难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入住率在90%以上。
截至目前,该县共化解各类棘手矛盾98起,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55件。
顾贵明 周冲明 夏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