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欢聚一堂 分享喜悦 畅谈感受
      发布时间:2014-09-12 11:14:3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9月9日是我人生中特别幸福的一天,当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我们时,我紧紧地握住习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我是云南来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坚说:“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坚持把老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坚持把上好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

昨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行了一个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在北京参加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我省6名优秀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分享喜悦,畅谈感受。

“这次去北京之前,最远的地方我就是到过昆明了。”全国模范教师、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倒流箐小学教师杨正侯说。“那是1994年,我获得云南教学名师称号来过昆明,没想到事隔20年,我竟然是到首都北京,接受这么高的荣誉,直到现在,我都好像在做梦一样。”过去学校不通公路,寒冬腊月,杨正侯曾多次背着教材走40多公里山路到学校,而自己的小孩生病都没时间背到医院救治,最终不幸夭折。从教31年,杨正侯一直坚持在本村教书,他说:“都是本村人,希望有更多的村里人走出大山。” 从没让一个孩子辍学,大大小小共获得59个奖项。可杨正侯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学校,“现在条件好了,今年9月,我们也有了电子信息课。”让山区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优质教育是他最大的梦想。

邓迎,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是华夏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普通女教师,从事特殊教育25年。“聋生的世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作为一名特教老师,付出的是百分之二百的爱心,我的学生能正确地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旦他们能用手语交流,那种幸福感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邓迎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用10个神奇的手指头,就能帮助一个聋生孩子,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她潜心研究教学,首创把“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给聋生,“他们的世界虽然不完整,但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一个有礼貌、讲卫生、明事理的人。”为着这一目标,邓迎频繁地在校外无偿培训手语,“只要多一个人懂一点简单的手语,聋生孩子被社会接纳的机会就会多一点。”

感人的事迹,大爱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忠诚事业,教书育人……”教师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关爱、教师的重视,带回各自工作岗位中去,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也对老师们寄予了厚望:“榜样的力量来自身边,你们是教师队伍中‘接地气’的杰出代表,希望你们把这份荣誉、事业传承好,发扬好,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落实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风、校风、学风的行为示范中去,为云南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据了解,我省共有91人(个)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模范教师等称号。其中,全国模范教师有20名,全国优秀教师有53名,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中50%以上来自乡村教师。

记者 李沙青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