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村组公路,环着半山腰逶迤而去。山脚,一个小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十几年前,艾宗惜把家从山脚的小村子,搬到山腰的公路边,只为了老伴郭友秀生活方便。
老艾现年72岁,是镇雄县以勒镇团树村人,20多岁时患病,结发妻子选择离家而去。50多岁时,艾宗惜与小自己近30岁的郭友秀成功牵手,组成家庭。因郭友秀先天只有一条腿,长期匍匐着行走,为了方便妻子活动,老艾选择了搬家。
老艾的“新家”在公路边的一堵岩石下。这堵岩石,顶部突兀而出,向下逐步凹进去,在与公路相接的地方最为开阔,是天然“岩阿”。
“岩阿之家”最初由老艾自建而成,材料为木棍、茅草等。看到老艾住进“岩阿”,担心其安全,当地政府几次做工作劝说他回家居住,但老艾不同意,村委会于是根据政府安排,买来水泥砖和石棉瓦,帮助他改造“新家”。
住进“新家”后,前些年老艾靠打零工和“低保”维持生计,年岁渐老、身体日衰后则由村委会买米买油,附近村民负责帮其做饭。天气不好时,夫妻俩呆在“岩阿”里,老艾唱起《东方红》、《洪湖水浪打浪》,妻子则在一旁静静享受。天气晴朗时,老艾用板车推着妻子,顺着公路观看乡村美景。老艾也常常背着妻子去赶集,一路走,一路歇,一路聊天。其间,民政部门曾动员老艾一家住进敬老院,但老艾就是不答应。
去年8月,老艾身患重病,村医生、当地卫生院无法处理后,村委会及时把他送到县城救治。病愈回家后,他对村委会十分感激,说“村委会救了两条命”。
但是,由于年岁已高、已逾古稀,老艾身体每况愈下。前些日子,附近村民反映老艾情况不妙,活不了几天了。闻讯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民政干部到场看望,并同镇雄县中心敬老院取得联系,再次劝说他们一家到敬老院供养。但因为担心住进敬老院后和妻子分开生活,老艾再次拒绝入住敬老院。
这次,政府不再作出让步,镇雄县中心敬老院派人派车,及时赶到“岩阿之家”。说明来意后,妻子郭友秀同意了离开,而老艾则坚决不同意进敬老院,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老艾终于同意住进敬老院。
住进镇雄县中心敬老院后,院方为二人洗澡、理发、换新衣、体检、治病,专门研究食谱,安排入住夫妻间。只几天工夫,夫妻俩除仪容仪表全面改观外,精神状态也恢复正常,正慢慢融入集体生活中。
在敬老院,老艾夫妻出双入对,继续续写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记者 蔡侯友 通讯员 王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