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释放出中央政府对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决心。
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新形势下如何紧跟中央简政放权的节拍,全力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推进云南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转变政府职能
让简政放权释放出更多改革红利给百姓
“去年一年,云南就取消、下放和调整了433项行政审批项目,同时我省在取消前置性审批、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方面已经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比如:优化再造流程、实行并联审批、省州县三级联动审批等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云南代表、委员们细数我省去年简政放权取得的喜人成绩的同时,就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做好简政放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简政放权需要着力改变的是以审批代替管理的传统陈旧观念。”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时,林晓昌委员认为,简政放权的核心就是政府做该做的事,把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下放,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解放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激发活力。
要划分好事权
中央在财力上对边疆民族地区给予倾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王树芬代表建议在推动此项改革中,呼吁国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在事权划分、财力支持上多给倾斜,多给政策优惠。
来自卫生系统的卢京委员十分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放权”问题。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一年,政府在“简政”上的成效明显,但是在“放权”方面,还有一个过程。他说,当前医疗系统编制考试、晋职称等工作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管理,不仅需要参加统一考试,还有一系列门槛挡在前面。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方面与全国统一实行一刀切,很不利于人才的吸引、培养和发展。他建议,希望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能够充分尊重和符合当地实际,能将一些具体事宜决定权下放地方。
记者 陈晓波 张潇予 雍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