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前,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玉溪调研。调研的主题是抚仙湖保护与开发,委员们积极参与。这次调研,是委员们赴京参会的一次预热。
经过认真准备,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并被立案的107件提案中,城建环保类有26件,占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数字说服力强,委员们“绿色情结”背后付出的努力更有说服力。对于从小在滇池边长大的肖燕委员来说,滇池曾经的美丽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不知从何时起,关注滇池治污防污,逐渐融入她的生活。
肖燕经常到滇池边调查湖水的颜色、蓝藻的长势、底泥的高度以及湖中垃圾的清理情况,还搜集大量资料,拜访专家,分析国外成功的案例。她今年提交了《关于实施滇池污染底泥疏浚工程》的提案。“身边朋友都说,我一个经营社保文化公司的老总,现在都快变成水污染治理专家了。”肖燕笑着说。
连续担任3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何春一直高度关注生态问题,前几年何春提交了《关于在云南省普洱市建设碳汇交易中心试点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给予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提案》《关于从源头控制有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提案》《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建议》等提案,通过建言和呼吁,促成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经济促进中心在普洱市挂牌成立,普洱市先后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全国唯一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何春对家乡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曾经有记者感叹:“了解何春家乡的状况,看到她工作的状态,就能理解作为一名女性、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艰辛和智慧。”
肖燕、何春两位委员对“生态”的执着,只是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的一个缩影。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民族、环保、法律、外交等方方面面,只要是社会关注、事关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的对象。
李友祥委员始终关注独龙江乡发展和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李丕钧委员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权益的保护……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一组数字让委员们兴奋不已: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5884件,立案5403件。截至今年2月20日,已办复提案5396件,办复率为99.8%。已经解决或采纳的提案占24.2%,列入计划解决或拟采纳的占61.7%。
据了解,过去一年,高峰、李嵘、梁晓丹、祁德川、丰卫祥、林晓昌等委员提交的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办理和回复。
“要提出真正的思考和问题。”这是委员们的共识。会议期间,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结合云南实际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一直在延续。
记者 张潇予 雍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