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让金融活水滋润“三农”
      发布时间:2014-03-28 11:01:5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经过35年的改革发展,农村改革已经进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如何通过改革既能让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又能让农民像城里人那样获得公平的产权抵押融资服务,释放农村产权红利,已是新阶段推进改革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紧迫任务。

勇开先河 金融改革闯新路

德宏州是我省第一个在全州范围内启动“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地州市。

“‘三农’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全省还处于县级试点阶段,我们去考察学习的州市经验多数仅限于某县一域之举。可以说,我们在动员、组织、指挥等方面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据德宏州金融办主任杨立刚介绍。

2013年,德宏州制定出台《德宏州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实施步骤、组织领导,5个方面,对全州“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怎么开展、从哪入手进行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

德宏州进行“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五大机制”、搭建“四大”平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探索支农金融服务方式、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创新农户小额信贷模式、探索创新林权抵押贷款和交易模式、探索“三农”金融服务的抵押担保模式11个方面的内容。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金融服务扶持政策、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建立农村融资担保机构的扶持政策。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州5个县市、3807个村民小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杨立刚说,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综合配套,点面结合、取得实效的要求,德宏州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作用,着力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全面推进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现代化农村金融制度,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多层次、多样化、普惠型的德宏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新路子。

稳步推进 改革创新显成效

2013年以来,德宏州委、州政府认真谋划,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全州整体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取得实效。截至2013年末,全州惠农支付网点636个,增长50%;搭建农村产权服务平台64个,增长60%;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1亿元,增长49%;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83.7亿元,增长15.42%;农民专业合作社743个,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08元,增长17.7%。

州政府与各县市签订了“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县市在金融贷款增量、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率、农村经济增量、服务平台建设、综合配套建设等方面的增长比例。

“在改革创新中,‘三农’金融服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杨立刚说,目前,全州有农发行、工、农、中、建、富滇、邮储7家银行,有6家农村信用联社,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12家保险机构,33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典当企业、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贸易兑换企业、1家村镇银行、1家证券公司和2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惠农支付网点636个,“三农”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组建了州、县(市)两级6个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州林权登记、交易、抵押、评估、保险等林权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信息共享。”据杨立刚介绍,截至目前,德宏州纳入林改的集体林面积754.84万亩,完成确权面积746.17万亩,确权率98.85%。发放林权证142829本,发证面积727.27万亩,发证率99.22%;登记林权流转面积51.08万亩,林权抵押贷款面积19.66万亩。林权抵押贷款金额85716万元,累计贷款金额22亿元。瑞丽市把弄岛镇等秀村作为经济林木权证核发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并争取到了林权抵押贷款15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组织申报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项目。

“部分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已办理了农房产权证,并作了抵押。”杨立刚说,涉农贷款增速稳步提升。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州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4.38亿元,同比增长13.4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7.26亿元,同比增长16.05%;涉农贷款余额为183.7亿元,增长15.42%。

审时度势 建立服务体系新格局

记者从德宏州金融办获悉,经过一年的努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组织架构体系基本形成。2014年,将根据市场变化,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并转变工作思路,力求将行政服务体系转化为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化运作机构。2015年,德宏州将围绕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力,提高农民纯收入。

今年德宏州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目标任务确定为:完成全州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达80%以上。每个县市完成一个乡镇范围内的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全州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发证率达40%以上;林权等产权抵押贷款增长30%,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增长15%,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农村产权评估、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支农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三农”金融服务新格局。

“为推进农村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常规化发展,探索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搭建起主体运营和服务监管配套平台。”杨立刚说,建起主体运营和服务监管配套平台,也是2014年德宏州“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需要突破的难点。

“在巩固林权抵押贷款成果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提高保险覆盖面、完善配套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坚持产权清晰完整,审慎扩大抵押林种,将不良率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杨立刚说,2014年,德宏州金融办还将积极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做好试点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

记者 崔汶 刘祥元 张泽云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