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国家明确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任务,开启了信息消费新时代。政府推动信息消费和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正促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具体到我省,云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具有哪些优势,怎样才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电子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吴启明。
问:当前我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体情况如何?
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省生产的电视机、对讲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曾享誉全国。近年来,受制于地域、经济等多种原因,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没有能够及时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产业布局严重滞后,不仅与重庆、四川等周边快速发展的省市拉大距离,即便在整个西部省区中也处于落后位置。更为关键的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消费等重大专项都将难以推进,对全省经济长远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目前,虽经多方努力但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仍游离于行业价值链边缘,发展举步维艰。
问: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哪些优势?
答:我省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我省的信息化基础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批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科研及人才储备也很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为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问:怎样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答:全球信息技术变革、“桥头堡”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都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要想在整个价值链中获取最大份额,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并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走高技术增值之路。具体而言,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突出重点,扬长避短。
首先要以电子材料、光电子产品、金融电子服务等为发展重点,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构建特色突出,布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群落;
其次应以项目应用为引导,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扩大电子政务应用范围,并借助政府采购等手段带动本地市场消费;
最后以示范项目带动,放大财政投入功效。对于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但具有先导产业性质的重大技术,应通过建立示范性项目的方式,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导投资兴建,克服投资较大、经济效益难以显现的障碍,逐步孵化形成规范成熟的商业运转模式,从而带动民间资本的进入,最终实现市场化运作。
(二)金融支持与科技立项并举。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探索股权投资方式,壮大基金规模。同时,以组建产业联盟的方式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科研力量有效聚合,争取国家相关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支持,攻克技术难关,建立并优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提高我省电子信息应用水平。
(三)依托园区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合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红外及微光夜视产业链”、“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太阳能光伏利用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同时以龙头企业为引导,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有效抵御行业内部不同阶段竞争导致的冲击,避免价值链各环节价值转移带来的损失。
(四)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云南省电子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从行业管理的角度争取必要的行业管理权限,迅速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以承担起全行业发展引导、推动、监督作用。
王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