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
何时拼车不再提心吊胆
市民李先生家住昆明北市区,工作地点在长水国际机场,他和几个同事恰好同住一个小区,为了节省费用,平时上班都是大伙轮流开自己的车,其余人就搭“顺风车”。
李先生介绍,目前到长水国际机场有3种方式:第一种,乘坐空港快线,单程费用25元。以一个月工作22天计算,每月的费用为1100元;第二种,自驾车,从北市区到机场单程大概有30公里,自己的车是1.6的排量,每公里油耗0.7元钱,再加上单边10元的过路费,路费一个月至少是1364元;第三种,拼车,包括驾驶员,每辆车可坐5人,平均算下来一个人一个月大约需要分摊200多元的费用。由此可见,拼车确实能减少不少费用。
可拼车的安全性及合法性同样也让李先生有隐忧。他说,北京的“意见”让他看到了希望:“希望昆明市的相关部门也能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或措施加以完善和解决,使拼车这更合法更安全,让我们拼车不再提心吊胆。”
专家
应少点干预多点引导
北京市交通委率先明确并出台私家车合乘意见出台,引得各地一片叫好声。
“昆明道路空间有限,在不增加车辆密度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好私家车辆,将有利于缓解打车难题及道路拥堵,提高车辆运力,节约资源,减少尾气排放,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昆明市设计研究院陈先生表示赞许。他在对昆明主城区高峰时段车流量进行统计时发现,城区各拥堵道路出租车与私家车比例约为1:9,并且大多数私家车都是空车出行,形成资源浪费,如果能让私家车合法地合乘将减少城市拥堵。
“对于拼车所带来的社会利弊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昆明市运管处有关人士表示,首先是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管理部门对拼车的范围和人员加以规范,把拼车行为规范在同一小区或同一单位且顺路,时间上只能是上下班时间,并且是相对固定的人群,使拼车行为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减少出租车主的损失。其次是管理和安全问题。建议拼车车主一定要在管理机关登记备案。对于安全问题,除了对车主自身素质的要求外,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适当提高一些强制性保险的交费或设立一个新的险种,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得到理赔。
“拼车问题宜疏不宜堵,应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引导,让拼车合理规范发展。”市社科院的冯博士认为,应本着“少干预、多引导”的方针,克服部门或行业利益至上思想,从城市交通的远景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的大局出发,建章立制,对拼车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拼车是市民以最佳效益来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果把它“黑车、非法化”就不利于弃弊扬利,给它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让它合理规范以使市民获取最大的实惠。”
有律师也表示,非法营运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在拼车回家过年、拼车上下班的过程中,拼车人虽然分担了油费和过路费等费用,但这是一种分担成本的行为,车主并未因此而盈利,所以不能算是非法运营。 拼车对载搭双方、城市管理者来说,都不失为一件好事,完全有可能“双赢甚至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