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云南预备役师炮兵团在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的同时,通过与鲁甸县火德红社区开展共建“红旗社区”活动,凝聚军民力量,为受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使党组织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军民联合抗震救灾
8月9日,云南预备役师炮兵团临时党支部任务区域转移至鲁甸县火德红镇。由于火德红镇在地震中大多数房屋倒塌,直接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炮兵团及时与火德红社区协商,采取军民共建的方式在社区原有党组织的基础上,加入3名部队支委成员,在火德红社区挂牌成立“军民共建临时党支部”,由地方党总支书记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部队领导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的方式,负责抗震救灾统一指挥。
军民共建临时党支部的成立,使受灾群众有了“主心骨”,苹果树下、土豆地里到处都是军民忙碌开展生产自救的画面。军民临时党支部得知李家村村民李德树在地震中砸伤了左腿,家里十几亩土豆必须及时收回家,由27名党员组成的抢收队来到了老李家土豆地帮忙抢收土豆。
实实在在为民办事
军民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支委委员分头对部队官兵党员和社区党员进行思想动员,为灾区群众办实事好事。
8月10日,云南预备役师炮兵团官兵前往火德红镇火德红村瓦窑坡社执行排危除险任务。了解到受灾村民胡顺柱和胡顺仓两兄弟,靠着在山上种十多亩包谷为生,好不容易攒钱盖了两间土坯房,却在地震中变成了危房。垮塌的墙壁将20多块腊肉、30多袋粮食、几件老家具埋在废墟下……而这些东西却是胡家兄弟一年的口粮和家里唯一值钱的家当。
25名党员主动站到摇摇欲坠的残壁下,在对危房进行认真观察和评估后,深入废墟深处开始抢救掩埋财物。4个多小时后,经过官兵们的连续奋战终于将胡家兄弟被埋在废墟下的财物刨了出来。
在火德红中学临时安置点,军民临时党支部卫生防疫小分队进行消毒清洗,他们手上被消毒药水辣掉了好几层皮……
培训人才提高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军民共建临时党支部认为,外部力量的帮助只是一时的,长远发展还得靠村民自力更生,才能管长远、治根本。
临时党支部为社区量身制作了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森林山火4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应急处置预案,并为社区培养一批应急救援骨干。社区从每个居民小组抽调两名年轻肯干的村民,组建起首批32名应急救援骨干队伍,交由部队集中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应灾能力,该师装备部还在社区建设一个基础应急器材室,配齐35套骨干救援服装及相关器材装备。
临时党支部提出,只有让村民们脱贫致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火德红社区共有935户村民,其中贫困户19户、特困户743户,炮兵团决定与社区建立长期挂钩帮扶关系。另外,社区每年遴选10名适龄优秀青年,以服预备役的形式参加团常驻分队,学习应急救援技能,同时团队依托预编单位为其提供厨艺、驾驶、汽修、建筑、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返回村里担当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科学致富。
记者 陈晓波
通讯员 李进 樊应龙 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