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互助 同创和谐
在镇上开了3年清真饭馆的徐昌梅在震后第二天做了笔“亏本”生意。
8日下午,店里来了两位外地客人。“怎么地震了还来到这里。”结账时,徐昌梅好奇地问。
“我们是从大理来运送救灾物资,因为是回族,所以问了不少人才找到这里。”客人说。
“这钱我不能收,你拿回去。”徐昌梅连忙把餐费退给客人,但是客人执意不肯,匆匆离开了饭馆。望着客人离去的背影,徐昌梅暗想,“那么多人不远千里来救灾,我也要做点事。”
虽然家里房屋受损严重,但徐昌梅说干就干,她找来几个朋友,于是一个爱心送餐团队成立了。9日晚上8时许,这个爱心团队拉着米线、热汤、佐料,来到永平镇岱骏广场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安置点群众和正在救灾的救援人员免费送上热乎乎的米线。不到1个小时,85公斤米线全部送完。
徐昌梅开了个头,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0日晚9时,徐昌梅和10余个回族同伴再次来到受灾群众安置点,这一晚,她们一共送出了150公斤的米线。“12号我们还要送馒头和包子。”徐昌梅说。
在景谷灾区,有回族同胞送出的爱心米线,也有汉族夫妇提供的免费住宿点。
地震发生后,经营着一家酒店的张艳梅和丈夫立即决定为受灾群众和外来救援人员提供免费食宿。
“这只是我们应该做的小事,我想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应该伸把手,帮一帮。”张艳梅家的酒店已经开了11年,有36间房,规模和档次在永平镇都算是较好的。
“钱是挣不完的,受了这么大的灾,我们不能只想着挣钱。为救灾尽自己责任,这样心里才不会有遗憾。”张艳梅说,特殊时期,酒店就是大家的家。
爱心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守望相助,和谐共处,温暖着灾区各族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