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参观印度手工艺品。记者 周灿 摄
五彩的围巾、精美的竹编、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布画……这一切都让参观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昨日,K2K经济合作论坛之“印度东部地区手工艺品展”在省图书馆开幕。昆明市民在细赏异域他乡的文化时,看到了中印两国文化的相似之处。
此次展出的手工艺品主要有竹编、布画、陶瓷、草编等,共120多件展品。“这是印度手工艺品第一次在云南展出。”作为展览印度方的负责人,阿米塔夫·巴塔里查亚每看到有参观者进入展厅,就会热情地打招呼,并迫不及待地给大家讲解每一件展品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这很像云南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展览。”展览给市民刘永祥一个印象——中印文化有差异,也有相似的地方,“展品的用材、图案、式样都与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有相似之处。”
张重达是一位退休老人,平时就对藏传佛教有所了解,当看到展览上的印度宗教布画时,他惊奇地发现画里有许多藏传佛教壁画的影子。“这是不是藏传佛教里的绿度母、红度母?这是不是和尚?” 张重达不停地向阿米塔夫·巴塔里查亚询问。
“中印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古代有唐僧到印度取经,近代,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访问了中国,中国美术大师徐悲鸿访问了印度……这些文化交流也许就是今日文化相似的根源。”阿米塔夫·巴塔里查亚介绍,在印度东部的纳格兰邦,有一个叫傣·阿和姆的部落,相传此部落的祖先就是从云南迁徙至今天的居住地。
“此次展览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参观者了解印度文化的独特之处,也要让他们发现中印文化的相似之处,从而增进双方人民的了解和信任。”印度国际关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宾诺达·库玛·米舍拉博士表示。
记者 祖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