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明媚的阳光,在翠绿的甘蔗叶掩映中,经过一路颠簸,昨日记者一行来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镇大练地村与当地傈僳族群众喜迎“阔时节”。远远便听到村口飘来的傈僳族歌声,空旷嘹远;彩旗飘扬的村口,穿着盛装的傈僳族少女在空中荡起高高的秋千;田地里,弩手精彩的表演赢来观众不停的叫好声;路边、田埂上、矮墙旁都是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全村群众在这里欢度一年一度的“阔时节”。
“阔时”是傈僳语的音译,为“岁首”之意,相当于汉族的新年,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期间傈僳族群众会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大练地村各村寨处处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刚到村口,10多位傈僳族姑娘身着盛装,唱着敬酒歌,欢迎远方的客人。这是傈僳族的入门酒,是欢迎客人的最高礼仪,客人只有喝完每个姑娘的酒才可进村。村里广场上搭起的简易灶台上火苗正旺,新年美味“年猪”即将上灶。不远处传来的“咚咚咚”声,是年长的傈僳族妇女正在舂糍粑。附近的农家院内,10多个傈僳族小伙正在榨漆油,漆油是采用漆树籽,经过煮熟、炒香之后压榨成食用油,这是傈僳族美食“漆油鸡”和怒江名酒“侠拉”的必备原料。
“我家是10年前搬到这里的,以前住的都是茅草房,‘阔时节’才吃杀猪饭,好不容易买条新裤子还是姐妹之间轮着穿。”傈僳族姑娘麻云凤不停地招呼着客人,“现在日子好了,孩子新衣服一套接一套,不过节也经常吃肉。”对于未来,麻云凤充满信心,现在她们全家搬进了新房,她也用上了智能手机。
午饭时分,各村寨村民集中在一起,放声高歌,用傈僳语唱着:“远方的客人欢迎你来到这里,让我们共饮美酒。”一群群傈僳族姑娘、小伙手拉手,欢乐地跳起民族传统的二步、三步舞,用欢歌乐舞表达对新年的期盼。“过年啦!”此起彼伏的祝福声中,大家相互表达着辞旧迎新的喜悦。
记者 付雪晖 严家芬 邓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