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牟定县城40公里的地方,有个被称为“打工村”的地方,叫直苴村。整个村委会共有14个村民小组、500多户2000余人,外出打工就有1200多人。村里剩下的多半为没人照顾的老人和小孩,村委会便组织75名党员成立为民服务站和群众诉求联络点,大到红白喜事,小到饭锅坏了都管,俨然成了村民的“保姆队”。
沿着村里新修的水泥路,几分钟就走到了村委会。村委会院子不大,一栋新盖的3层办公楼赫然挺立。村党总支书记姚家坤介绍,根据“打工村”的情况,村委会于2012年1月成立为民服务站和群众诉求联络点,有75名党员为村民服务。这些党员每人负责5户村民,三两天就要到各户转转,嘘寒问暖,帮忙做家务、修电器等事项。
“前年我孙女考取云师大,但家里凑不出学费,可把我和老头子急坏了。姚书记听说这事后,二话不说立马自掏腰包给了我1000多块,过后还帮我们七拼八凑借了些钱,这两年真的帮我们太多了。”村民李克珍大妈说起“保姆队”时赞不绝口。
要致富,兴修基础设施是第一步。为此,村委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并向外出打工的村民做工作,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现全村共硬化乡村及村间道路1万多米,通村公路14公里,建盖村委会办公楼、完小教学楼及卫生所1300多平方米,农网改造5个自然村,修建坝塘7座蓄水160万立方米,低价值林改造1900亩……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回乡创业的人数也增加到了14人,村民筹资公益项目上百万元。
根据本村实际,直苴村委会认准了养猪、种豆、栽树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致富。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2900元,比2011年增加了700元。如今许多村民盖起了小洋房、村里小汽车达到70多辆。“我估计今年增收幅度不会比去年低。”姚家坤说。
本报记者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