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段朝坤便揣上干粮,背上修缮铁丝网的钳子、土铲,踏上了屋后不远的边防巡逻路。临行前,他专门叮嘱妻子:“我到西头看看界碑。如果巡逻官兵经过咱家歇脚,一定要留大伙吃个囫囵饭。”说完,这才大步流星地离去。
段朝坤是云南边防某团九连的一名护边员,曾经上过战场,立过战功。1979年底从连队退役后选择留守边疆,义务帮助连队管边护边34个春秋,被官兵们称为“永不退伍的老兵”。有人问他,你守边不穿制服,不拿工资,图个啥?“段老兵”却认准一个死理:看家护院,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事;保卫国防,也不单是部队的事,而是大家的事。边民守边,这是本分。
段朝坤守护的一段边境线,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龙堡村一个叫芹菜塘的地方,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他日子过得清贫,却自得其乐,还常用顺口溜打趣自己的戍边生活:“我家落在小山头,巡逻路在屋后头,国门前面种庄稼,边境线上养猪牛,种田当站岗,散步巡山头。”
可真正巡山却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夏季闷热难耐,丛林里蚊虫泛滥,一次巡逻,他被毒蛇咬伤大腿,由于身边没备蛇药,毒性蔓延很快。情急之下,他想起以前老家草医治疗蛇毒的办法,凭着多年经验寻得两种草药,嚼碎后敷在伤口处,延缓了毒发时间,经过治疗侥幸化险为夷。痊愈后他仍然坚持巡山,还把这种急救方法教给了连队官兵。
34年寒来暑往,段朝坤摸清了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每块石头,哪怕是一点细微动静,他都能及时地发现。2009年9月,段朝坤冒雨巡边,敏感地发现溪水突然混浊,伴有大量枯叶。这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如果引发泥石流,界碑可能受损。段朝坤来不及多想,一口气跑了十余公里山路赶到连队,和官兵们一道加固了界碑周围的防洪设施。去年的一个深夜,段朝坤听到界碑方向有电锯声,跑过去一看,有人正在偷伐木材。他急忙上前耐心劝说,制止了对方的违法行为。
34年倾心守边,段朝坤不计个人得失。这几年,巡逻路修到了寨门口,边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2006年,龙堡村每月开始给护边员发放护边津贴,段朝坤带头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义务护边队伍,他自己却分文不拿。他说,自己已经64岁了,年轻人为国防建设出力多,不如多留点好处给他们。他觉得,能和巡逻官兵在界碑面前持枪合影,比拿到什么津贴都光荣。
去年春节,连队官兵、民兵连长不约而同来给段朝坤拜年,将盖新房的捐款送到了他手上,这时,他的大儿子也表示要接过他义务巡边的担子。那一刻,“段老兵”喜极而泣。
通讯员 田元 冯超 夏正华(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