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清新亮丽,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富宁县归朝镇里马村委会谷里村小组,只见村里壮族男女老少或三三两两聚坐在门前聊天、唱壮族山歌,或成群在场院里猜谜语、踢毽子和拔河,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过年好!”农秀花大姐热情地招呼记者到家里坐坐。农大姐家新建的两层楼房装饰一新,宽敞明亮的屋子里,沙发、电视机、饮水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20多年前我家住的是茅草房,后来又换成土墙瓦房,再到现在的楼房,日子是过得一年比一年好了。”农秀花说,她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务工、种植业和土地流转等。“几年前,我常年在外地打工,最近两年来,我选择在家种甘蔗,我们村有湖南老板来租田地搞油茶树育苗基地,我把自家承包的部分田地出租给老板,我们夫妻俩又到基地里做工,既有收入又能顾家。我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相信往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我们家原来住在那高高的山坡上。”农大姐的丈夫黄志福指着山那头说,原来住的地方不通公路,自从富宁至谷拉公路铺好弹石路后,就搬到公路附近住了,现在出门就是公路,方便多了。“下一步,我还打算买一台旋耕机来耕田犁地,种上几亩蔬菜和水果,养些家禽和鱼类,只要靠勤劳的双手,我们的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好,家里变化也将会越来越大。”
记者 黄鹏 张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