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干,风越刮越紧了,要每天巡查一遍,问问护林员们是否到岗,各区林地的管护情况,护林防火松不得。”清晨7时,金正红就跑进了镇林业站与副站长挨个儿拨通护林员的电话。
金正红是泸西县金马镇林业站老站长,常年带着20来个护林员在几万亩山林里奔忙,主要任务是规划管理林地、植树造林、调解林权纠纷等事项,每天都有跑不完的路,忙不完的事。去年初,跨入不惑之年的他被山口村推选为党总支书记,从此无法闲下来。
山口村是泸西县金马镇辖区内远近闻名的上访村。10余年来,村内形成几派互不相让的家族型和帮派性大小势力,常有利益纷争发生,导致大事小事无人敢管,无人敢理,惠农政策难以落实,全村产业凋敝,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毁损的不堪使用,数千亩良田难以耕种,群众打着标语,排着队到各级上访的事件越来越多。
金正红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便组织村“两委”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地去走访群众,听取大伙的意见建议,及时组建起村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对全村2000多户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涉及310多户人家的低保享受事宜按实际情况作了落实和调整。
去年4月开始,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考察完当地交通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后,金正红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制订了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将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和灯盏花、万寿菊、大棚蔬菜培植等项目列为今年重点建设的事项。当月,伴随着几个项目的报批,县、镇两级的惠农资金和项目补助先后拨付到山口村,金正红带着党员干部很快投入到修复沟渠的工程中。然而,上级拨来的项目补助金仅有10多万。修沟第一天,数十名党员站在沟上不说话,足足看了金正红两三分钟,用沉默告诉他:“单靠微薄的资金和几十个党员,怎么都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干吧!这是大家的事。”一句话后,金正红抬起锄头就挖了起来,党员们跟着他一直干到太阳落山。第二天、第三天,金正红没有多说话,仍然带着党员走进沟里,卷起袖子默默地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大伙看在眼里。从第四天开始,汇聚到沟上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60多岁的老人也参加到修复沟渠的劳动中来……两个月后,山口村总长超过30公里的5条沟渠全部修复完好,原先难以耕种的2000多亩荒地变成了种植水稻的良田。
“这样的干部选得好!心是和我们连在一起的。”山口村的群众给出这样的评价。
沟渠全部修复完了,金正红又提出一个的设想,在村口建设鲜活农产品、畜禽产品市场,日用百货商场和农机设备修理区,让以前在路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农户们搬进市场和修理区经营。该设想一提出,即得到村民的赞许。工程自去年6月末开工,到9月底就建成交付使用。进入10月,数百个商户迁进了村里自建的市场内,在山口营造出一片繁荣的百货及农产品交易区。
“一个每月领着几千块工资,生活无忧的林业站长,跑来这里当书记。半年下来,脸上、身上褪了3层皮。”“每天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事务,还要负责处理林业方面的大事。谁也说不清,到底哪边是他的分内和分外事?”当问及林业站和山口村,哪边是金正红的分外事?当地农民如此说:金正红没有分外事。
记者 马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