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劳作了一年的村民大都歇下来了,而在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大家仍在忙着修路和种树。“这里要建成文化旅游小镇,打造3A级景区,怎能闲下来呢。我们有使不完的劲,还有做不完的活。”指着山间新建起来的一溜新楼房,彝族妇女陈芙蓉说。
可邑村是当地闻名的彝族村寨,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清凉,传统民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一直被周边群众视为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然而,村里上百年的建筑虽具特色,却年久失修、空间狭小,再加之村寨山高坡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难以满足游客要求,村里的旅游业也难有大发展。
近两年,随着昆明通向河口高速公路及昆明连接蒙自铁路线等交通干线的修通,给可邑村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村里200多户彝族群众希望村里的建筑能够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提质改造,改善村内村外的民俗旅游文化环境,让游客舒心地住下来。
去年,弥勒市将可邑村列为文化旅游小镇来打造,请来交通、建筑领域的专家作规划设计,筹措600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动员10余个部门挂钩帮扶,并派出30多名工作队员进村协调,推动相关建设项目。按照村民意愿,可邑村新开辟出几片山地,修建了民族文化广场,分别兴建起一批2至3层的经营型和小康型民用住宅,并对村内207户人家的土掌房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新修9条街道,全村700多人的梦想一天天走向现实。
记者 马玉龙 程玉琦(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