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保山市隆阳区在永昌街道、兰城街道、宝盖山林场、太保公园辖区内共8个重要森林防火检查点发放墓地绿化苗木,倡导文明祭祀,供上山祭扫的市民免费领取,并指导栽种。
“麻烦你们再拿点方便袋、水桶上来,今天领取树苗的人多呢!”在顺城森林防火检查点,护林员余全昌给兰城街道办事处林业站打电话。余全昌说:“之前准备了装苗的方便袋,快用完了,大家对清明种树还是很支持的。”
隆阳区林业局局长李奉波介绍:“我们为市民准备的是藏柏和黑荆两种树苗,这两种树吸收水分较少,成活率高。”记者注意到,每个树苗发放点都设在进山的路口,并且都为市民准备了种树用的锄头、水桶、水、方便袋。
“如何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呢?”记者问,宝盖山林场职工李光龙告诉记者:“市民领取树苗后,我们专门组织巡山人员现场指导市民种树,让墓地周围的山都绿起来。”
据介绍,该区为8个森林防火检查点准备了2.4万株树苗,从5日至13日,市民都可在各个点领取树苗,通过上山种树,用绿色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这种方式太好了,用种树代替焚香、烧纸,既绿化了环境,又文明安全。”领取树苗的群众纷纷表示。(记者 贾云巍 朱金磊 通讯员 何鹭)
记者手记
文明祭祀重在引导
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祭扫,每年清明,政府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倡导市民破除丧葬陋习,抵制不良风气。
笔者日前去墓园祭扫时发现,使用香烛、冥币等传统祭祀用品的少了,采用献花、朗诵、折纸船、寄言“天堂信箱”等新方式的多了。
当然,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祭祀观念和祭祀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陵墓管理部门进行长期有效的引导。笔者注意到,今年清明期间,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在多个陵园进行。在公墓入口处,志愿者对前来上坟扫墓的市民进行防火和文明扫墓的宣传,用鲜花兑换群众手中的冥币、香烛,劝导群众采用献花、植树等文明形式上坟祭祖。这些和风细雨式的引导很有效果。倡导文明祭祀,民政等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再多想一些办法,譬如,在清明节这天组织市民共祭先辈,向市民发放鲜花等绿色环保的祭祀用品等等。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文明祭祀的风气自然会形成。(李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