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拔2300多米的丽江坝子出发,沿着平整的柏油路爬升到海拔3100米处,当看到醒目的农家乐广告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文海村就到了。这里居住着286户、880多纳西族、彝族村民。
柏油路的铺通,立即在文海村激起了层层致富的浪潮。
在雪鲤鱼庄,刚送走中午最后一拨客人,老板段世侠又忙着为接待晚上的客人作准备。“去年,我们家接待了1万多人,收入10多万元,比起上年增加了好几倍。”段世侠告诉记者,自从去年丽江到文海的柏油路修通后,来文海旅游的人剧增,农家乐也自然红火起来。
“像雪鲤鱼庄这样的农家乐,在文海村还有7家。”文海村党支部书记和述圣介绍说,去年铺通了柏油路,到文海的人数一下子增加到5万多,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接待也成了文海的新兴产业。
不仅如此,文海村还因地制宜,引进丽江百岁坊公司到村里建立玛卡种植基地,带动全村发展玛卡产业。去年,文海村有220户村民种植玛卡700亩,户均种植3亩多。“过去我们这里土地几乎没有收入,现在改种玛卡,每亩可收入几千元。”村民杨技云去年种植玛卡5亩,实现收入2万多元。
时隔一年多再访文海,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家家通了自来水,户户用上太阳能,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了车。
记者 李秀春 余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