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大历史机遇,昭通市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生态环保“四大体系”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交通先行,着力构建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去年,昭通市委托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昭通市综合交通规划》,全面打响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全力打通高速“大通道”。新建12条高速、改造18条干线公路、新建7个客运站、建设3个物流园区。突出项目支撑,加快推动建设“两横五纵三联线”高速公路网、“四纵一横”铁路网、“一线四港九码头”为主的水运网港口体系、“七辐射九联动”的航空网,全力建设对外互联互通、对内快捷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南北大通道(昭通段)高速公路、成贵铁路等项目正抓紧推进,昭通新机场、水富港二期扩建工程将于年内动工建设。
产业支撑,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合作,实施“产业建设年3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高原特色农业、烟草加工及配套、电力、煤炭、化工、矿冶建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近期打造昭阳、鲁甸、镇雄、彝良、水富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着力构建能源产业、新型载能产业、生物产业、产业转移承接“四大基地”。
城镇建设,着力打造衔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的滇东北新型城镇群。近年来,昭通市以推进昭鲁一体化为核心,以水富、镇雄为节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继启动或建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重大项目,以昭通中心城市为重点的“两违”整治有力推进。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2.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每年递增4个百分点。通过3年的努力,全市将新增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达到25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城镇常住人口50万人、达到22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
作为金沙江进入长江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该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建设“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发展与保护、监管与服务、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确保一江清水留驻云南,把长江水道云南段建设成为景色秀美、环境宜人的生态走廊。
记者 谢毅 通讯员 陈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