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 力推农业产业化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笼罩着滇中大地,然而,地处滇中腹地的峨山彝族自治县境内却一派生机盎然。在小街街道由义村委会,成片的烤烟绿意浓浓;在双江街道摆依寨,金丝蜜枣长势喜人;在塔甸镇大西村委会,泡核桃成林成片;在大龙潭乡大平田三华李种植示范区,一颗颗成熟的果子挂在枝头……这些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果实,得益于峨山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发展战略和坚持“扶农、富农、强农”基本政策。
近年来,峨山县依托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多样、土地资源相对富足、交通条件较好的优势,在提出了打造“三大”基地,推进“两个百万”产业工程的发展思路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易峨高沿线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和大富塔绿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发展温带水果,强化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共种植530亩油桃、480亩三华李、230亩猕猴桃、550亩小枣和30000亩核桃。
“要谋长远、重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委书记王志新说。为了更好地助农增产、助农增收,峨山县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生产劳动。5月中旬至6月初,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使全县旱情迅速蔓延,各级干部与广大群众一道,积极投身到抗旱工作中。大家采取拉水、送水等方式,全力保障人畜饮水;抽、拉、提、引多措并举,努力保障生产用水,最大限度确保了各种农作物的良好长势。
记者 杨建华
通讯员 柏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