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观点 > 正文
让历史建筑更好留传
      发布时间:2015-01-06 15:28:0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1月3日凌晨2时49分,大理巍山县南诏镇拱辰楼发生火灾,这座明代的建筑如今仅剩几根焦黑的木梁和断壁残垣。2014年1月11日,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古城最繁华地带变成废墟。2014年4月6日,丽江束河古城发生火灾,烧毁4个院落,过火面积490平方米。

梳理发现,全国多起造成重大影响的古城古寨火灾中,用火不慎、不规范使用电器等是造成火灾多发的直接原因。类似事件敲响了应妥善保护历史建筑的警钟,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保护的思考——保护面临哪些问题?开发与保护如何权衡?相关法规、灾后修复等细节问题怎样完善?

应对变化亟需融合视野

朱婧

在一场大火后痛定思痛,究竟该思考怎样的问题?面对历史建筑遭受意外的损坏,找原因的人大多剑指开发的不当,关注由于保护意识、文化意识淡薄,逐利倾向带来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加上人为破坏、安全隐患等给历史建筑等文物保护带来的潜在风险。诸多讨论都未远离一个核心:保护,保护是开发的底线,保护是传承的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呢?

对历史建筑的重视,向来都是对保护的强调更胜于开发。对于底线的讨论中,人们也逐渐发现保护与开发一样,讲究一种适度原则,需要一种科学态度。保护不是死守着一幢幢历史建筑,闭门造车,隔绝世人,因为这样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历史文化也无法得到有效传承。所以保护应该有一种开放融合的视野,运用有效力量,才能让历史建筑等文物的价值在保护中“活”起来,进入大众视野,传承下去。

应该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建筑等文物古迹一度受到损毁,这唤醒了一部分人的集体记忆,这种公共意识让保护的呼声更高,导致对商业开发的质疑和监督更加多元。比如,向公众开放历史建筑,是否对当地人生活造成影响,若不开放,维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成本由谁买单,诸多问题之下,保护更需要一种融合的视野,站在服务全民的角度来开展各项工作,既要尊重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也要为开发划定明晰的法律尺度,在未来,或许还要探索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其次,对于历史建筑等文物古迹的关注,关于它们的文化价值的认定,保护条例的完善,基本属于“上层”定夺,主要的参与者是政府、学者、专家,因为长期的研究和讨论,他们为文物古迹的保护倾注了无数心血,梳理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比如关于滇缅公路的书籍,就有关于修建公路的普通人的采访和记录,历史学者的分析论文等,但是对抗战历史不关心的云南本地人,对滇缅公路的起始点、纪念碑等信息知之甚少。公众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关注热情不足,也说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未完全形成自发的社会意识,这也是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学术研究与公共舆论需要融合,但又该如何实现融合。加大对文化价值的传承,这可能倚赖于媒体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发挥传播功能,甚至依靠学校发挥教育功能,才能为文化的延续打牢基础。

历史建筑的保护不是一个单一问题,不是人与物的简单关系,这项工作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也需要各种力量来应对时代变迁造成的冲击,更需要以一种多维的视角来关照保护工作,因时而动,盘活资源。

延续价值重在传承历史

刘薇薇

不久前看到一部讲述世界城市巡礼的纪录片,片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共鸣:和历史产生连接的方法之一,就是看得见过去的轨迹……的确,记刻时光的坐标,可以是文学艺术,可以是脑中的记忆,但最立体的存在,还是那些穿越了历史烟云、活生生存在于世的古建古迹。

一场大火,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巍山古城拱辰楼一夜之间化为废墟。而今,我们或许再无可能站在城楼上尽览南诏古都的历史遗风,甚至再难寻觅街巷间和古城楼一体传承静水流深的独特气质。

一场大火引发了我们对管理、对制度、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深刻反思,但笔者认为,这样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存在,不会因为一场大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客观来说,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天灾人祸,抑或是建筑材料的寿命制约,让很多历史古建筑随之消失。但随着时间、技术、人力、资金等条件日趋完善,历史建筑经过数轮的重建与修缮,又重新将“生命”延续下去。比如大理古城的五华楼、“中国四大名楼”的黄鹤楼、滕王阁,还有声名远播的北京故宫,它们今时今日的风采,大都是经年累月重建翻修的成果呈现。

上世纪中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检查评价河北赵州桥修缮成果时,提出了“修旧如旧”的观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古建筑的高度重视和大规模修复工作的展开,这个观点逐渐得到普及。客观来看,“修旧如旧”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可是,疏于对文化传承的考量,社会上许多人要么对“修旧如旧”的理解普遍狭隘,机械地将“修旧如旧”认定为过去是什么样,现在就修成什么样,扩大不对,缩小不对,增添现代元素也不对;要么就是另辟蹊径,只遵循历史建筑存在的地址和名称,除此之外,结构、形制、外观、材质、工艺等等,完全都颠覆了历史建筑原本该有的模样。笔者曾经探访过春城一处市级文保单位,建筑外观墙体早已被涂料涂刷得和现代建筑没有差别,丝毫看不出是经历过时光冲刷的“历史文物”。

在笔者看来,延续历史建筑的“生命”,文化的传承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传承或许体现在外表的形式上,体现在工艺、风貌以及韵味的构筑上,但更体现在对历史建筑的有效管理与安全维护上,始终坚守保护文物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最低限度地干预文物建筑,避免修葺或是管理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传承”两个字,不应只有形式上的遵循,其更深刻的内涵,还包括一种持之以恒的坚守,一种包容承接的情怀,一种顾惜珍视的态度,应该秉持的是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文化始终如一的爱与责任。

保护开发不可顾此失彼

王传言

云南大理巍山城楼日前突发大火,600多年的古城楼毁于一旦。据了解,城楼已承包给私人开茶馆。

600多年前的古城楼当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疑。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绵延600多年的木质结构缘何没有在历史中沉寂或者遭遇破坏却偏偏在今天发生如此悲剧?文物保护单位将文物交给私人打理,但逐利的倾向可能导致对历史建筑过度进行商业开发,忽略了历史文物的价值。客观分析,对于巍山县南诏镇来说,尽管这座城楼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如何让其“盘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盘活”历史文物的手段似乎只剩下商业开发一途,远远没有想到其他具有长远利益的途径。商业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在这场大火中展露无遗。

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2013年3月11日,丽江古城光义街现文巷突发火灾,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古城和古建筑都应该是文物保护的重点,而火灾带走了这些具有宝贵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让人痛惜。深究原因,这些火灾多是用火不当导致,其实也是过度商业开发的间接结果。人们禁不住要问: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些建筑都能够留存下来,缘何到了现代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却毁于一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商业开发的无度。

文物保护一旦过度开发,其结果就难以令人乐观。去过丽江的人都知道,那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宁静的港湾,而是一个充满商业化气息的场所;而反观国内所有的景点,以水乡古镇为例,乌镇、西塘、周庄、同里,这些不同名字的古镇已经日趋同质化,游客大多觉得大同小异。因为它们都已经在过度的商业开发中丢弃了自己的特色,甚至有的文物由私人承包经营后,高度追求商业利益,已经没有办法顾及文物本身的价值,而这种损失又是不可逆的,进而导致对文物的破坏。

这也说明各地在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上总是显得顾此失彼。其实,文物保护的价值在于传承,在于将文物本身的价值传递下去,即能够让文物“活”在现代社会中。所以,文物保护不应固步自封或恪守陈规,而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和传承必须坚持“保护”的底色,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即不能在文物毁坏的基础上进行商业价值的利用。大火让文物成为废墟,我们是否该回溯本源,思考开发与保护的问题,毕竟,在损失面前,扼腕叹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