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政治自信 发展自强 担当自觉
      发布时间:2015-03-19 15:05:0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截至2014年底,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户数达200.3万户,从业人员达700.5万人,完成增加值5958.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5%,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8%。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弘扬他们爱国、敬业、创新、诚信、守法、贡献的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国已经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即“优秀建设者”)进行了4次表彰。我省也进行了3次表彰,第四届表彰大会即将召开,4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获得我省“优秀建设者”荣誉称号。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他们业绩、贡献的高度肯定,也饱含着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殷切期望。

坚定理想信念自信

政治上自信

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我省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滇目标,有赖于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茁壮成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只有不断增强“四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不迷失、不迷向、不迷路。

2013年5月以来,我省按照中央部署,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以“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滇商中国梦”为主题、“四信”为主要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把实现“企业梦”与实现富民强滇的“云南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云南形式”覆盖了全省所有非公有制企业,增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使他们深切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非公经济人士实现远大抱负、体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一家企业其实很渺小,它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国家这片沃土中,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说,“国家繁荣昌盛,个人才有致富路;国家长治久安,企业才有‘百年梦’。”

昆明滇虹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郭振宇于2003年放弃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的优越条件,怀揣创业之志、赤子之心毅然投身滇虹。回首滇虹药业20年的发展历程,他发自肺腑地说:“滇虹有今天,离不开滇虹人时刻不忘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他们胸怀卓越追求、致力富民强滇的原动力。

云南昊邦药业集团董事长李彪从全球大视野布局云药发展,已研发成功三个世界级新药。他说,“坐拥云药资源,就有责任把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为壮大全省经济实力作贡献。”

丽江正龙实业集团董事长杨四龙,被玉龙县塔城乡洛固村的父老乡亲“请”回家乡,选举他为村委会主任,他带领乡亲们奋斗7年多,把一个特困村变成了小康村。“我一直在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当村官实现了我的梦想。”杨四龙说。

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企业党建的强大助推器。

云南大山公司率先将党组织专职书记纳入管理层,为企业党建提供了组织上、制度上的强力保障。

大理华兴企业集团不但设立了党委,还率先设立了纪委,为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廉洁经营加了一道“保险”。

丽江七星建工集团党委既重视在业务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也重视把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千千万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校准了向,认准了道,看清了路。正如知名企业家焦家良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或一个集体要有非常现实的此岸,也必须有理想甚至信仰的彼岸,才会有春暖花开的愿景。”

加快转型升级

发展上自强

2010年,云南万兴隆集团董事长唐玉生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放弃赢利颇丰的煤炭采挖,转做高原特色农业开发。当时正值煤业发展高峰期,这个决定意味着他每个月至少减少1500万元的收入。

“不能光想着赚钱,挖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太大了,我不能让自己的良心不安,我要做真正的百年老店。”他转身回到家乡罗平,聚焦蜂蜜、菜籽、黄姜“三黄产业”,立志开辟“绿色新天地”。5年后,万兴隆品牌已在云南高原特色产品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云南南磷集团是全省首家自行淘汰落后产能的民营企业。他们使磷化工、氯碱化工、绿色农化、有机硅新材料四大产业互为依托,形成“矿石原料—热电—黄磷—磷产品深加工的氯碱—草甘膦—有机硅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化工经济大循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企业成为常青树。”集团董事长王安康常这样说。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各级党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立足职能、履职尽责,既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又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013年11月,我省在云南财经大学成立滇商学院;2014年9月,我省启动3年万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免费研修EMBA计划……服务方式的“转型”旨在促进企业转型。

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新常态下开辟了新天地。

曾立品的云南创立投资有限公司与云南城投集团合作,采用国有控股混合经济的新形式,对三七产业上、中、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力争用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云南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对庞大的家族式资产进行多次剥离分权,并拿出3000万元配送给企业管理人员。

昆明晨农集团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省各地建立蔬菜生产基地15万余亩,使12万多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双江勐库茶叶有限公司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整合茶园5.4万亩,建立10个优质茶叶基地,公司经济实力增强,带动13万各族群众增收、脱贫。

为了让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共同拓展东盟大市场,我省建立了推动省内外民企“走出去”工作机制,全力支持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昆明新知集团不断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在斯里兰卡、老挝、缅甸等7个国家建立了连锁书城,让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走出去”。云南太阳能产业联盟20多家企业相继“走出去”,与东盟、南亚的一些国家开展合作。

如今,云南鸿宇集团在中缅边境种植水稻、香蕉等,既做大企业,又有利于禁毒。在公司带动下,瑞丽、芒市、陇川等县市现已种植柠檬4万亩,惠及4000农户10000余人,成为替代种植企业中的佼佼者。

截至2014年10月,我省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投资企业370家,占全省境外企业总数的74.9%,完成实际投资14.8亿美元,占全省累计实际投资总额的35.0%。

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正在路上。

履行社会责任

担当上自觉

鲁甸县桃源回族乡箐门村鸭子塘自然村是云南昊龙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马永昇的家乡。他筹资5亿元,历经7年,把鸭子塘打造成了集农、工、商、贸、旅游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第一村”。10多年来,昊龙累计捐赠善款超过3.5亿元,马永昇连续3年被胡润中国慈善榜评为“云南首善”。

“我只是财富的一个出纳。”马永昇诙谐地说。

财富有多寡,实力有强弱,但致富思源、扶贫济困、义利兼顾、回馈社会却是优秀建设者们共同的品质和精神追求。在马永昇这样的榜样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饮水思源,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牢记责任与使命,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自觉担当,勇于担当,升华自我,播撒大爱。

他们增强了以人为本,善待、厚待员工的自觉性。云南祥丰化肥有限公司是中国化工化肥十强企业,企业实现了员工人人有保险、人人有房住。即使遭遇金融危机也做到不裁员、不降薪。多年来企业人员流失率始终保持在5%以下。2013年,集团董事长杨宗祥被评为“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

他们增强了行业自律的自觉性。云南地板商会会长、云南金财集团董事长赵金才同会员单位共同制定了《木地板销售及铺装服务规范》,成为国内地板销售、铺设标杆,80%的省市区纷纷效仿。“云南品牌”走上了全国舞台。

思想境界的升华,使众多优秀建设者自觉投身诚信社会构建。

2012年7月,云南省诚信企业协会成立,78家“诚信企业”或诚信度高的在滇非公企业成为首批会员,共同塑造非公有制企业诚实经营、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良好形象。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热忱投身“光彩事业”,体现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自觉担当。

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捐资2000万元创建“光彩事业七彩云南助学资金”,迄今已资助986名少数民族学生完成了学业。

优秀建设者们用积善向善行善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哪里有自然灾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群众最贫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奔向哪里。截至2013年底,全省民营企业进行社会公益捐赠35.3亿元,其中捐赠物资4.4亿元。民营企业开展“光彩事业”投资类项目971个,到位资金246.3亿元,使161.5万人摆脱或减轻了贫困。

把握时代脉搏,合着时代节拍,持续不断对“优秀建设者”进行评选、表彰、宣传,必将激励我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自觉地投身“四个全面”的时代潮流,云岭大地上将会演绎更多“传奇”,诞生更多政治自信、发展自强、担当自觉的“优秀建设者”。

记者 程三娟 通讯员 杨蕊萌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