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帆
传统意义上的“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到为官从政上就有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价值观念决定了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职务的逐步提升和权力的不断扩大,一些干部的“三观”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偏差和变质。
一是唯心、人治的世界观,滋生了狂妄自大的权力观。手上的公权力大了,身边攀龙附凤的小人也就多了,这其中不乏想谋求一官半职的下属和寻求一方利益的商人。官员长时间被利益诱惑,纪律和法制早已被抛诸脑外,甚至有一些官员在落马以前,曾认为自己在一方早已“一手遮天,呼风唤雨”。
二是奢侈享乐的人生观,滋生了唯上、求稳的事业观。官员从普通干部变为领导干部,从办事者变成了决策者,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不同程度得到各方优待,只图利,只求稳的思想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言行。一些官员干部忘掉自己公仆身份,不顾大家只顾小家,只会利用公权力贪图享乐,或是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却始终碌碌无为。
三是虚伪自私的价值观,滋生了形式主义、功利挂帅的政绩观。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新任官员,想做出点成绩是正常追求,但有一些官员为了升官发达、图财牟利,不惜以牺牲长期利益满足短期效益,或是大搞形式主义,以“假大空”、喊口号来敷衍工作,吹嘘自己。
一个“三观”不正的领导干部,修身、律己、用权就不严,谋事、创业、做人就不实,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担当群众和组织赋予的责任。从政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正确对待权力,全心全意干事创业,促进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