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在治理占道经营方面颇有创意。“引摊入市”重在引,创新城管工作方式,变堵为疏、变硬性管理为柔性引导。然而,其引导方向和效果如何,需广泛听取意见,包括听好话和刺耳之音。
“引摊入市”所引的“市”更多体现为有公司管理的“正规市场”,已建成的10个占道经营规范点中,9个点采用的是引入公司管理,只有西站立交桥下层的1个点是采用自治自管,似乎对于一些民间自发形成的市场并不待见。而在之前的媒体相关报道中,有摊贩认为引入公司管理固然提高了规范经营程度,但也提高了经营门槛,并且这些规范点的数量有限。对于更多小本经营的摊贩来说,显然采用自治自管方式较为合适,应占据更大比例。
昨日下班后,我到云南大学校本部旁边有“洋人街”之称的文化巷吃饭购物,听烧烤摊和水果摊老板讲了不少和城管的故事。其中一位水果摊老板情绪激动,说日前这里的水果摊被城管“扫荡”,损失惨重。我问老板平常交了管理费没有,老板说没交,因为城管拒收,所以在此经营风险很大,特别是南博会即将来临,不知还会不会遭遇严管。
文化巷是一条不算长的窄巷,由于在大学区,这里逐渐成为外籍人士及本地学生、市民扎堆的时尚地。每到夜晚,文化巷两边就被各种摊位占领,给管理带来不少难题。但城管的简单化清理偏离了“引摊入市”的轨道,在我看来对文化巷的管理更应有点文化含量,比如探索在此推行自治自管方式。
南博会即将来临,对一些占道经营严重的街巷实施净化,也许有其必要,但需把握好度。参加南博会的外国客人多来自东南亚、南亚地区,在其中一些国家,一般的占道经营现象并未被认为影响市容,甚至还是一种吸引游客的经营项目。比如在老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城市琅勃拉邦,其主要街道“法国街”一到夜晚就成为小摊贩的天地,整条街摆满各种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令游客大开眼界。虽然车辆需绕行,但大家都习以为常。到了某个时段,摊贩们统一收摊并清理垃圾,体现出一种自治自管精神。昆明老城区并不比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许多城市先进多少,保持一些随意,有利于民气相通、拉近距离。五华区如果打造一条类似琅勃拉邦“法国街”的“占道经营特色街道”,才是更高水平的“引摊入市”。而弄出一些不自然的“洁癖”,也可能吓着自己人和客人。总之,期待“引摊入市”继续完善和创新。
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