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会展业,不少人会想到政府主导的大型会议和展览活动,但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和独立的经济门类,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甚至被经济学家将其与旅游业、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会展的类型不仅包括各种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和专业学术会议、政治型会议等,还包括各种节庆活动和旅游活动,其商业文化色彩多于官方色彩。
既如此,会展业在初期依靠政府搭台之后,当尽快走上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的状况。在我看来,2013年11月19日昆明市博览事务局挂牌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会展业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构建工作,建立了会展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服务机制,与国外会展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昆明会展行业信息化建设,从中可见昆明会展业“二次创业”的一种背景:政府职能正由行政监管转向依法管理、由直接主办转为加强宏观调控、由经济管理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
因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昆明的大型会展并不缺国际化特色,近年来的法制化建设也可圈可点,但不可否认在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等方面,昆明与国内外发达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南博会这个名称本来颇有云南特色,但如果不细分市场、突出主打品牌的话,南博会可能就成“篮博会”,仿佛什么东西都可以往南博会这个“篮”里装。潍坊风筝节、洛阳牡丹花会、青岛啤酒节、宁波服装节等国内比较著名的会展,走的是专业化路线,特色鲜明、品牌效益明显。相比之下,广州的广交会、杭州的西博会、深圳的高交会及昆明的南博会较具综合性,无法常年突出某一种品牌,但不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比如今年在南博会突出云花、明年突出云烟、后年突出云茶等,以避免会展成为主题模糊的大杂烩。
南博会无疑是昆明会展的重头戏,但昆明会展业要“二次创业”、“后发赶超”,还必须扩大会展平台。如今,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芝加哥、纽约,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以及新加坡和香港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展览城”,每年举行的会展活动目不暇接,比如法国巴黎因每年举行300多个国际性会展,从而享有“国际会议之都”的美誉。昆明要重塑在国内外会展业中的地位,每年还当推出更多有吸引力的展会,这就不能单依靠政府的组织,还应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深度挖掘自身潜在的优势资源,让昆明的会展魅力进一步释放出来。
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