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南省高院向群众“晒”答卷
      发布时间:2015-02-20 12:15: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核心速读

过去一年,全省法院积极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严格执法办案,深化司法改革,努力兑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近日,省高院举行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众“晒”出了2014年的工作答卷。

推进平安建设

数说

2014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首次突破30万件。其中,同比升幅最大的是新收行政案件,同比上升27.18%,案件相对集中于资源、城建、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乡政府等行政案件,占收案总数的六成。

解读

“在云南这样一个边疆民族省份,案件增幅年均近10%,说明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也说明人民法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省高院副院长田成有说。

田成有介绍,在刑事审判方面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是严厉打击恐怖犯罪、暴力犯罪,其标志是昆明“3·01”严重暴恐案顺利审结,被最高法评为2014年度全国法院十大刑事案件之一,体现了司法的公平正义,彰显了党和国家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决心。其次是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严厉打击,在对领导干部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同时,也在向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迈进。同时,保持了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犯罪以及食品药品犯罪、危险驾驶犯罪、重大安全事故责任等犯罪。

“在民商事审判方面,我们妥善审理金融案件和企业之间的重大商事案件,采取调解、巡回、速裁、人民陪审等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田成有说。针对行政案件大幅增加的情况,他分析道,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民告官”案件必然会增加。我省健全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机制,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特别是在楚雄市法院和元谋县法院开展了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试点以来,行政案件受理数同比上升10.39%,民告官胜诉率达73.53%,案外协调和解率达34%。这一组数据说明,异地管辖使得民告官的阻力、困难减少了,凸显出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提升司法公信

数说

全省法院在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67762篇,省高院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居全国高院第7位。公开开庭、听证、执行案件1487件次,网络庭审直播和微博庭审直播32件(次),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解读

过去,人们普遍对法院存有“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如今,省高院通过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法院、熟悉法院,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通过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我省法院整合现有诉讼服务资源,将原有的立案大厅“升级”为涵盖立案、信访、咨询、律师阅卷、法官与律师会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凭借立案后自动生成的信息查询密码,即可通过“信息岛”、云南司法信息网、12368电话平台、诉讼服务中心等四种方式了解案件所处环节;通过建设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全省法院的裁判文书均可在生效后七日内上网,让当事人通过裁判文书感受到司法的公正,赢得明白、输得服气,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内部公开为外部公开、选择公开为全面公开、形式公开为实质公开。”田成有评价说。


维护法律权威

数说

2014年全省法院共收执行案件59658件,同比上升11.25%。今年的特点是执行收案上升,民商事执行案件占收案总数的八成,占88.78%。

解读

由于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控,“执行难”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法院工作的重点。2014年全省各级法院主要采取四项举措,努力形成破除“执行难”的利剑。一是构建执行联动机制。省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去年3月正式运行,充分发挥快速反应、网络查控、执行联动、应急处置、监督管理等功能,极大提升执行效率和水平;二是打击“老赖”,与省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发《“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备忘录》,全省共有7456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境、高消费、办企业、贷款、乘飞机和高铁等全方位的联合惩戒,曝光失信被执行自然人和失信被执行法人,让失信者无处躲藏;三是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联合检察院、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犯罪的专项活动,在活动期间对69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对11人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完善司法拍卖机制。全面落实“审鉴分离”、“执鉴分离”,50万元以上的涉诉资产拍卖全部纳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实行电子竞价和网上交易,委托拍卖362件,成交164宗,金额12.39亿元。

保障司法改革

数说

去年,全省法院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3%,进京访案件同比下降17.78%,降幅居全国法院第一。 拟定了《云南省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19项配套制度。

解读

作为全国首批四个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云南法院建立诉访分离、首办负责、案件终结、责任倒查和依法处理违法上访等工作机制,引导涉诉信访问题依法妥善解决。

“诉访分离”将涉及民商、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中分离出来,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视频接访机制,将远程视频接访作为“跨时空的便民桥”,让办案法官通过专网对异地的信访人进行双方可视化的“面对面”接访,让上访人免受奔波之苦。

在司法改革方面,结合省情,确定了昆明、普洱两个中院及其辖区西山、寻甸、思茅、景谷四个基层法院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努力探索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改革。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省法院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以及“庸、懒、散、奢”这“六难三案四顽症”问题,开展“素质提升年”暨“良知道德公正廉洁”专项教育活动,建设过硬队伍,弘扬正气清风。

(记者 尹瑞峰 实习生 褚雪琴)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