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正高级专家唐东红在平板电脑上输入验证码签到后,他才知道当天要参加昆明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为邀请64位专家参加此次评审,系统共向309位专家发出邀请,涉及回避单位33家,回避专家706人。
“按照规定,项目评审只允许在24小时内邀请专家,这在以前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科技’的力量,却将这一过程压缩到了几十分钟。”昆明市科技局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昆明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经过1年多的运行,系统已逐步完善管理流程,在评审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整个项目评审流程中的人为干涉程度,专家参与项目评审真正实现了公正、规范、高效,从根本上保障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廉洁公正。
专家参与评审的整个流程是:提前24小时网络提交评审需求——指纹审核验证——系统匿名抽取专家与监察员——评审前监察员使用平板电脑验证专家身份——现场对各参与方评分——评价数据适时上传后台系统。
以往,在专家参与评估评审的过程中,人工逐个打电话邀请专家,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又为项目方提前“公关”专家等问题埋下了隐患,潜在的人为干涉程度比较高。
为规避这些潜在的问题,昆明市纪委与昆明市科技局合作首创专家评审辅助系统——昆明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从2012年开始建设,并于2013年3月正式启用。目前,该系统已有3100多位在库专家,涵盖了数学、化学、生命、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金融财务等多个学科,基本实现了在库专家覆盖绝大部分科学计划项目评审需求。如今,最快可在15分钟内确定专家名单。
“专家库的投入使用,使项目评审更公正。”昆明市相关部门介绍,采用计算机技术随机抽取专家,确保了随机性、保密性。监察员同样由系统匿名抽取,真正实现了评审的社会第三方监察评价,是整个系统廉洁监察保障制度的核心所在。在三权分立的组织架构上,专家库设立管理组、监察组、维护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与监督。
入库专家每个学科不得少于50人,使每个抽取单元的抽取更加随机化。同时,从宣读评审纪律、产生专家组长、专家质询和答辩,都有一套完整统一科学规范体系。
截至去年底,该系统已累计向14651名专家发出邀请,邀请到了3122名专家参加评审,累计共执行了892个评审任务。
记者 浦美玲 通讯员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