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2015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省新农合参合人数和参合率分别达3304.53万人和98.61%,均创历史新高,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在38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47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380元,农村居民个人缴费90元。
去年,我省继续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全省新农合筹资总量达127.91亿元,新农合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农合门诊减免封顶线达30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以上,全省10040.19万人次参合农民得到补偿,受益率达303.83%;儿童先心病、白血病、肺癌等22类病种纳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并提高了保障水平,66911名参合患者享受了提高补偿待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省级财政安排26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265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医疗设备;招聘460名全科医生到边远、贫困和缺乏执业医师的乡镇卫生院服务4年,对乡村医生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进一步保持乡村医生队伍稳定。目前全省13291个村卫生室实有乡村医生37390人,村均达2.8人,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
会上,省卫生计生委对今年我省基层卫生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巩固新农合制度,全省新农合参合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逐步统一全省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标准,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结合当前医院托管社区、医师多点执业等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医疗专家进社区”工作,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品牌,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记者 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