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云系列 品牌故事:品牌蔬菜俏销国外
      发布时间:2015-05-26 16:55:5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通海县河西镇的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保鲜车间时,来自成都的商家申志洪正在往一张棉被车上装载货物。

申志洪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到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来采购玉米,然后运到成都、武汉、西藏等地售卖。根据今年的市场情况,他订购了50吨的玉米,预计都会售完。而在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在对农户清晨采摘的新鲜花菜进行冷鲜包装处理,这些包装好的花菜,经由货车一晚上的运输后就能到达东南亚市场,出现在各大餐厅和家庭的餐桌上。

和申志洪一样,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采购商都是这里的老顾客。营销部经理王浩榕介绍,公司与农户联手合作,农户种植的蔬菜,只有严格达到回购要求才能进入市场,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所以很多客商都是固定客户。“我们坚持从田间栽培、加工管理到产品出运,都进行严格的批号管理,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明确的身份证,便于严格追踪管理。同时我们的产品在原料验收、产品分类、分级、加工、产品包装、质量控制上从源头就尽量与国际标准靠拢,所以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让客商也买得放心。”

除了新鲜的蔬菜,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脱水蔬菜系列也是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新鲜的萝卜切丝晒干或烘干成条,去除次品加工包装后,就能在日本和韩国的市场上卖到1公斤20多元。仅仅依靠脱水的萝卜、莴笋等产品,该公司每年就有近3千至5千吨的销量。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介绍,通海县素有“高原水乡”美誉,县内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较快,是云南省蔬菜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外销多的蔬菜大县,加之交通便利基础好,所以为蔬菜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外国的商人到通海采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国内市场还要高,于是很多商家就开始走出去做起蔬菜出口,抢滩国外市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2000元倒卖蔬菜起家,再到扩大规模进军国外市场,杨卫如今的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典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脱水蔬菜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分拣车间2000平方米,无菌包装车间500平方米,检测及技术研发中心200平方米和冷库11200平方米,是一家集生产、加工、出口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

作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通海县出口创汇先进企业,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凭借市场、质量等优势,近年来保持强劲的出口创汇势头。

据统计,2014年该公司总销售额达2亿元,其中出口销售额就占到了2300万美金,约1.4亿元人民币。公司产品质量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内外固定客户30多户,产品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积极开拓欧美、非洲、阿联酋等新兴国际市场。

2011年7月,该公司在香港投资注册独资子公司高原国际拓展(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又成立高原国际农业(柬埔寨)有限公司,积极建设国际鲜蔬菜营销服务平台,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冷冻仓库及加工综合服务区,用以储存蔬菜及再加工销售。

杨卫坦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两个国际营销平台的积极带动,追求更完善的多元化市场行销体系,实施有效的出口品牌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深度开发主流市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提升公司农业产业化及国际化的水平。进一步扩大新鲜蔬菜出口贸易,推动公司品牌战略的实施。”

记者 李承韩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