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视觉 > 正文
感情真诚热爱各族群众
      发布时间:2015-12-07 10:32:0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召存信(左三)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调研。(资料照片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提供)

在西双版纳,各族同胞习惯于称召存信为“召景哈”或“老州长”,特定的称谓凝结着当地各族群众对他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爱戴。

做民族工作,最难得的是能和各族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召存信做到了。一生热爱家乡的各族人民,时时牵挂家乡的发展进步,他的生命已经和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珍视交心的融洽

西双版纳的人们发自内心地敬重和爱戴这位老州长,他们心意相通、关系融洽、亲如一家

召存信的家在西双版纳州政府宿舍的一所普通院落里。11月20日下午,当我们来到这里时,发现这个不大的院落被五六张竹编圆桌和很多小凳占去了大半个院心,院墙下有六七个简易炉灶一字排开,灶上还摆放着铁锅、茶壶,背后的白色院墙都已熏黑。

老州长的小儿子、现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召亚平告诉我们,家里老百姓常来常往,这些坐处和锅灶都是用来招待大家的。父亲常言传身教地告诉他们:鱼离水难活,鸟离树寂寞,当干部的要懂得以民为本,尊重和爱护群众。

有村干部告诉我们,除了找老州长反映问题和困难,每到逢年过节,很多村寨都会派代表到这里看望德高望重的老州长,祝福他平安健康。

人们发自内心地敬重和爱戴这位老州长,因为他和他们心意相通。

1977年4月中旬,西双版纳傣族同胞迎来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泼水节。时任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召存信决心带领傣族同胞度过一个空前盛大的节日。

自从“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泼水节、宗教信仰等被当作“四旧”破除,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不能过,民族服装不能穿,傣族妇女的长发被剪掉,全州近万名僧侣全部被迫还俗……这对各民族同胞的感情伤害有多大,召存信心里最清楚。他知道,傣族同胞迫切需要一场盛会来抚慰受伤的心灵,来释放压抑许久的民族感情。

召存信和各村寨群众造龙船、做高升和孔明灯,在澜沧江边搭高升架,一起泼水划龙船,吃“毫糯索”,放高升和孔明灯。人们手舞足蹈地唱着《依拉贺》,来到他家里拜年,说这是他们过得最痛快的一个年。

老州长家的门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干部群众找他反映问题,他都热情接待、尽力解决。每次进村入寨,老州长和群众有说有笑、同吃同住,群众把老州长当成了亲人。

勐海县南糯山的哈尼族同胞不会忘记,老州长和他们一起度过嘎汤帕节的热闹场面。景洪市大渡岗乡昆哈村的布朗族同胞不会忘记,已经从州长位置上退下来的老州长,爽快地答应快速帮他们解决人畜饮水工程的经费问题,让他们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能交心的民族干部,民族同胞会装在心里。

打通发展的脉络

召存信觉得,他有责任让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冲破重山的阻隔,打通发展的脉络,让这里的民族同胞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每天都会有无数游客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西双版纳,领略这片热带植物宝库的瑰丽神奇。

解放之初,这里的交通状况相当落后。那时,这里没有一条公路,没有一辆汽车。最高领主召片领出巡,要么骑大象,要么乘坐这里唯一的一辆铁轮马车。召存信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北京国庆观礼时,从景洪骑马出发,日夜兼程赶至昆明,也花了近20天的时间。

国庆观礼之行让召存信认识到了家乡的边远、贫穷和落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冲破重山的阻隔,打通发展的脉络,让这里的民族同胞过上更好的生活。

1956年,召存信带领老百姓修通了第一条简易公路允大路。

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召存信提交了建设澜沧江大桥的建议。1964年底,第一座澜沧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当时西双版纳州最耀眼的地标性建筑。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召存信开始为西双版纳修建机场、港口,设立对老挝、缅甸开放的陆地口岸奔波忙碌。由州政府提出方案正式向国务院、省政府报告的同时,他利用每年上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会,积极向中央反映。

1986年,国家终于同意在西双版纳修建机场。然而,一次性征占嘎洒镇几个村寨数百户傣族同胞的上千亩耕地,困难重重。建设指挥部和县政府领导、工作人员白天黑夜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协商,可村民就是不同意出让土地。最后是召存信亲自出面做工作,傣族同胞才同意让出了土地。

1990年4月,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通航的第一天,被征地的农民代表生平第一次坐上飞机,在蓝天白云之间俯瞰他们的家乡。

时至今日,当我们置身于西双版纳机场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当我们感受着西双版纳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气象时,耳边仿佛响起了老州长当年对被征地的傣家人许下的诺言:机场建好后,我们的家乡会像飞机一样腾飞起来,我们的生活会像孔雀一样绚丽美好。

如今,西双版纳拥有磨憨、打洛、景洪港和西双版纳机场4个国家级水、陆、空口岸及60余条通道,是我省16个州市中唯一能通过水、陆、空立体交通直达老挝、缅甸、泰国3国的“南大门”。

冲破了重山的阻隔,打通了发展的脉络,西双版纳州各族群众过上了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

干实事的民族干部,民族同胞会装在心里。

致力长远的谋划

召存信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习借鉴汉族文化,傣族同胞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在西双版纳的傣家,男童满了7岁就要削发为僧,入寺当和尚,接受寺庙教育,这个过程短则数月,长达数十年。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经书是课本,和尚是学生。

从小受汉族文化熏陶,又亲身感受到了共产党纲领和主张的先进性,召存信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振兴的关键在教育,在继承傣族文化的同时,学习借鉴汉族文化,傣族同胞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担任西双版纳州领导干部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成为召存信主政的工作重点。

在闭塞落后且寺庙教育占主流的地方推行现代教育事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于1951年8月在昆明创办云南民族学院,并通知西双版纳选送学员。但无论怎样动员,这里的家长就是不同意让子女到昆明学习,青年自己也不敢去,他们害怕到了昆明以后,“中了汉人的圈套”“去了就回不来”。时任车里县县长的召存信只好把目光投向见过世面的各民族上层子女,经过半个月的动员,终于有一批青年同意到昆明学习。

为妥善处理现代教育与佛寺教育的关系,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召存信多方走访征询意见,听取良策。最后,州里决定在学校办专门的和尚班,小和尚上午到学校学习科学文化,下午到佛寺从事宗教活动,这样既尊重了民族的宗教信仰,又保证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群众普遍要求开设傣文课。为此,全州广泛开展了傣汉双语教学。自1987年起,还每年在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办傣、汉双语师资班,为全州培养傣、汉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新中国成立前,西双版纳全州仅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不足200人。主政西双版纳的几十年里,召存信与历任党委、政府班子全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一项接着一项的教育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上世纪80年代末,这里已初步建立起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民族中小学为骨干,以乡镇初中、乡村小学为网络的教育体系。

谋长远的民族干部,民族同胞会装在心里。

记者 程三娟 赵汝碧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