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迪庆州维西县怎样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5-11-24 13:04:3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话题

长期以来,“办事难”饱受群众诟病。破除作风积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维西”行动,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结合藏区实际,创新政务服务“三模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

声音

“以前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办,有时因材料不齐来回还要跑好几趟,费时又费钱;现在只要动动‘嘴皮子’,村干部就把服务送到家了。”“群众给予我这个位子,我理所当然要为他们做事。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只要群众找到我,我都要用心去办,心里才感到舒坦。”

四级服务 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

维西县有776个村民小组共11万多人散居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半山区,且至今还有24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长期以来,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给山区群众出行办事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办个证,有的群众“两头见黑”跑一天,有的还得住一夜,不但耽误了农活,还要搭上往返路费、住宿费等支出,特别是有的群众不懂办事流程或资料没带齐,办事非常不方便,奔波中颇有怨言。

针对群众“办事难”,去年以来,该县在巩固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同时,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试图将为民服务延伸到各民族群众家门口。今年年初,该县在总结前期便民服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着力构建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为民服务站为基础、村民小组为民服务中心户为延伸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

该县四级为民服务体系推行情况如何?原副县长党予说,自从这个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推行以来,过去如办理养老保险、新农合、生育证、老年优待证等这些原本需要来回奔波多少次才能办好的事情,如今村民只要在家门口等待每月一次的巡回服务或交由村里为民服务中心户就能办理。

永春乡庆福村委会岩房村民小组村民浩吉伟,今年3月骑摩托车摔断了腿,出院后不知道如何办理新农合报销,他的妻子雀永芬就找到村民小组长浩金光,浩金光把他家的新农合缴费证、住院单据、住院发票拿到村委会开“一站式”服务证明,再到乡新农合办公室办理报销手续,剩余部分又按一定比例申请民政救助。浩吉伟激动地说:“以前什么事都得自己办,有时因材料不齐来回还要跑好几趟,费时又费钱;现在只要动动‘嘴皮子’,村干部就把服务送到家了。”

县委组织部部长巨燕冬认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便捷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工作局面,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办事“人难找、路难跑、事难办”的现象。

巡回服务 从“群众跑”到“干部跑”

维西是傈僳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占总人口70.8%的各民族群众都生活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岸,为破解山区群众“办事难”问题,该县在全县10个乡(镇)成立了为民服务队,结合傈僳族群众有赶集的传统,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服务队都统一到集市上摆摊设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没有街天、离乡(镇)政府所在地较远的村组,该县采取每月固定时间驻点办事的方式开展巡回服务,现场为群众解决问题,办理事务、宣传相关政策法规。

攀天阁乡新乐村委会每月“逢六”特别热闹,为民服务队利用群众赶集的机会,在街道醒目位置专设工作摊位,现场为群众办事。新乐村村民余美芝的家到乡政府有20多公里,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每当外出办事农活就没人做,因此,她的临时救助申请迟迟没有去办理。现在乡里的为民服务队街天来办公,她借着上街购买种子的机会就把事情办了。

街天服务和巡回服务,不但让服务中心的人“动了起来”,而且还“激活”了行政资源。随着巡回服务的深入推进,许多群众已经形成了有事情要等到巡回服务日或者街天一并办理的习惯。

攀天阁乡乡长李辉说,从“群众跑”到“干部跑”思路的转变,将便民服务中心搬到村子里、田间地头和群众身边,变“坐等办公”为“上门服务”,面对面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心连心地与群众交流沟通,使群众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不仅丰富了服务内容,创新了服务载体,还增强了便民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县乡(镇)为民服务队的做法虽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仍有群众说“远水不解近渴”。为此,该县又在全县82个村委会(社区)建立为民服务站,在村小组成立1029个为民服务中心户,由代办员为村民免费代办。

为民服务中心户是便民服务工作的最前沿,中心户选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政务为民服务工作的开展。对于该县如何遴选、甄别为民服务中心户,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刘天仁回答说,全县的中心户由服务意识强、群众基础好、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村民小组长或党支部书记担任。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为辖区群众提供包括申请书撰写、证明出具、惠农资金领取等代办服务。除须经本人亲自到场办理的事项外,只要到中心户家里进行登记,并把相关材料备齐,都免费予以代办,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后送到群众手中。

巴迪乡捧八村委会为民服务中心户陈卫红在村里威信很高,群众都把存有低保、退耕还林补贴、养老保险等各种涉农资金的存折和密码交由他保管。藏族村民竹追想取点钱家用,却不会填写取款单,他就请陈卫红代办。竹追笑着说:“我不会写汉字,也不会讲汉话,不管是取钱还是办事都费劲。如今,中心户把好事做到我们藏族群众的心窝里了。”

为加强对代办工作的管理,该县县委组织部还制定了《为民办事登记簿》,要求详细记录办理时间、办理事项、服务对象及办理情况等,并把群众对代办事项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记者翻阅着庆福村委会河西村民小组的《村(居)民小组为民办事登记簿》,村民小组长王奇丽说:“群众给予我这个位子,我理所当然要为他们做事。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只要群众找到我,我都要用心去办,心里才感到舒坦。”

代办服务 从“自己掏”到“政府奖”

以往,为民服务中心户帮助群众到乡(镇)或县里代办事,往返车费、食宿费都是自己掏腰包,要办好一件事情,费时又费力。长此下去,该创新模式将难以持续。刘天仁说,为了调动为民服务队和广大为民服务中心户的工作积极性,该县推行了服务事项“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按照巡回服务一次补助200元,代办一件事项补助1元的标准兑现,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拨付,按年度审核发放。

据了解,该县自代办制度推行以来,仅今年1至10月,共开展巡回服务410多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9500多件,办结率达95%,为民服务中心户为1万多名群众代办了服务事项;政府支出20.5万元,为群众节约开支100多万元。

有人也质疑为民服务中心户是否存在有经济利益才作为,对此,攀天阁乡工农村委会为民服务中心户喃茂辉说,今年实际为群众代办了约100件事,却只登记了10件。他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为大家办点事是举手之劳,拿钱怎么好意思。所以,我就没有登记,因为相比1元的补助,更看重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该县县长余春桥认为,维西开展的创新政务服务“三模式”,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办事难”,实现了“办事不出村、就地办成事”的目标,将服务延伸到了各民族群众的家门口,更延伸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虽然增加了政府的支出,但却减少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干部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维西县还充分利用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建立了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和网上服务大厅,实行“互联网+服务”模式,把各部门梳理提供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录入工作平台,并辐射到各乡镇、村委会,逐步实现审批、缴费、咨询、办证、监督等事项网上办理。如今,该县的为民服务不局限于政务事项和代办事项,已经延伸到农副产品推销、农村产业调整、富余劳动力输出、矛盾纠纷化解等领域。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助推器”,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源”,藏区和谐稳定的“防火墙”。

(记者 尤祥能)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