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昭通:探索散居少数民族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12-16 11:52:4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核心速读

昭通市始终树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围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发展目标,坚持从昭通散居民族工作实际出发,贯穿“三个始终”、抓实“三个注重”,强化政策扶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截至目前,19个民族乡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资达5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民族乡建设资金总量的10倍;整合资金近10亿元启动了5个示范乡、10个示范村、10个民族特色村和1个示范社区建设;累计投入和引进资金5.14亿元,启动80个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交通、水利、住房等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此举在全省尚属首创,开创了散居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先河。民族乡镇实现了跨越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确保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民委负责人在昭通调研时,对昭通近年来在民族工作和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昭通在探索散居民族地区发展模式上思路清晰、举措有力,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组织有序、成效显著,在全省都具有开创性,要认真总结,提炼经验,广泛推广。

脱贫致富 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切渴盼

昭通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19个民族乡、143个民族村、2150个民族自然村,有24个少数民族62.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594.4万人的10.44%。全市民族工作除有特殊性、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三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大,历史悠久。昭通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人口占全省苗族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同时,昭通又是彝族及其文化的发祥地,形成了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二是民族种类多,彝、回、苗三个民族人口差距不大。彝族20.1万人、回族19.99万人、苗族19.87万人,三个民族人口合计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三是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发展滞后。全市146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居住分布率83%。少数民族群众大部分居住在集边远、高寒、贫困为一体的山区,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是全省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重点州市之一。2014年全市19个民族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975元,143个民族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30元。截至目前,19个民族乡中还有11个乡没有公办幼儿园;143个民族村中还有51个村不通硬化路面;2150个民族自然村中还有398个不通路,198个未进行农网改造,24个没有解决安全饮用水。

记者曾深入昭通的一些民族乡镇、村寨,对昭通的贫困现状、成因进行采访调查。在最贫穷的地方,看最贫困的人们,眼前的一切让人深深震撼和动容。

永善县马楠乡马楠村老铁厂村民小组坐落在马楠山山顶,距马楠乡政府驻地31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居住着苗族同胞27户86人。只通土公路,不通电、不通水,大部分群众居住在茅草房里,仅有2户砖房。80%以上的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只有初中生2人、高中生1人。群众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低下,少数几名外出务工人员也只能从事体力活,收入极低;盐津县普洱镇龙台村河口是一个苗族同胞聚居的村民小组,地处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日照时间短,这里不通公路、不通水,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生活水平低下。时至今日,河口村民小组还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镇雄县还有近百户苗族群众家里未通电,一些地方因为交通不便,人们出行还得继续靠“人背马驮”。这样的深度贫困现象在昭通并不仅仅是个例。

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制约着昭通散居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各族群众渴望发展,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流露出对脱贫致富的深切渴望。

尽管昭通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却有着62.07万人的总量。这庞大的“十分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综合。如何帮助他们脱贫发展?一直是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心中的一块“大石”。

创建引领 开创散居民族地区发展新模式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战略实施以来,昭通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从昭通散杂居民族工作实际出发,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引领,高位推动、合力攻坚、以点带面,推进创建活动与示范区建设相辅相成,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昭通市坚持贯穿“三个始终”、抓实“三个注重”,采取超常规措施,整合各方力量,在推进民族乡建设、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三个始终”即: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在政治上平等互信,在经济上扶持互助,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散杂居民族发展的特殊政策措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民族乡和民族村为平台,以户为对象,以规划为龙头,突出重点、整合资金、产城融合、以工补农、加大投入,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联系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打造了一批产业强、群众富、民居有特色,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典型,示范带动了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第一职责,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三个注重”即:注重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采取特殊措施,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干部总量不足的问题;注重民族文化建设,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注重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和选拔力度,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大力推进民族政策措施建设示范。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昭通市委 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7个文件,为健全昭通散居民族政策体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同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年初将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把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考评并兑现奖惩,做到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工作时限层层落实,确保示范区建设有效推进。

大力推进民族经济发展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制定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优先安排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项目。2013年,昭通市与省同步启动了“5212”省级示范(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和20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工程,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0.33亿元,打造出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其中鲁甸县桃源乡桃源村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威信县双河乡湾子苗寨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受省级表彰,10个民族村入选全市第三批生态文明村;深入实施民族乡整乡推进建设。“十二五”以来,分批对19个民族乡进行集中打造,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4亿元,是规划投资23亿元的两倍多;全力推进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2013年,全市启动80个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采取“缺什么补什么”和先急后缓原则,由42位市级领导和38个市级部门挂钩帮扶,重点帮助村寨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切实增强民族村寨发展后劲;千方百计整合市直部门项目资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市直各部门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亿元建成一批特色集镇、交通和产业培植等惠农惠民工程。通过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大力推进民族教育振兴示范。一是加强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建设。加大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实现了19个民族乡都有初中;实施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建设,省立永善民族小学迁建投入使用,完成市民族中学新校区建设投入使用,学校硬件设施、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加强各类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按照“扶持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加大市校合作力度,先后与省内外12所大中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招收并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8227人,资助金额达728.4万元。

2013年起在昭通学院开办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班,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0名。通过培养推荐、招录选拔、自主择业等方式,每年至少有400名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稳定就业,为农村少数民族家庭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体育繁荣示范。民族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全部建成19个民族乡文化站,建成部分民族村、民族自然村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建成葡萄井彝族六祖文化广场、鲁甸伊斯兰文化风情园以及威信湾子苗寨、彝良木椿沟等一批民族特色景区和特色村寨;民族文物古籍的收集、整理、抢救和保护取得较大成效,民族语言、文字、习俗、服饰创新传承取得明显进步,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逐步壮大;民族传统体育长足发展。成功举办省第八届和市第一届、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文艺得到传承和弘扬。《四筒鼓舞》、《飞歌》、《拽脚舞》等民族歌舞节目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的26项、省级的5项、国家级的1项(大关王杰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大力推进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关系和谐与宗教和顺示范。采取分民族、定岗位招录少数民族公务员。2008年开始,市委决定每年拿出40个指标,专向招录少数民族公务员,至今累计招录279名。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在职教育培训。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办昭通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研究生班2期共97人,举办全市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培训班13期共2361人。

成效凸显 示范区建设实现五大喜人变化

——基础设施大改善。交通方面,建设通乡油路62公里,通村、通自然村、通民族聚居点公路2489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4个,实现7个民族乡全部通油路,7个民族乡所辖建制村通达,最大限度地方便当地群众出行;水利方面,建设管引工程2155.7公里,建水窖5260个,实现了饮用安全卫生水,改造中低产田56992亩,改良草场5000亩,建设灌溉沟渠218.3公里,改造蓄水塘坝329个,大力提升了农业畜牧业发展水平;通电通讯方面,全部农户通电,80%以上农户达到用电同网同价,移动通讯网络基本全覆盖,联通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科教文卫方面,建设中小学校舍面积达381037平方米。建设完善乡、村两级文化场所,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网络建设,丰富了各民族的精神内涵,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购置完善了医疗设备,建设了乡、村卫生院室,小病不出村、乡,就近得到有效诊治。

——居住环境大提升。解决住房困难户2374户,实施易地安置179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补助2711户;改善了乡镇、村办公条件,完成乡政府办公用房6480平方米建设,完成村委会办公用房6930平方米建设,集镇建设、民居建筑充分融入民族元素符号,提升了集镇品位。

——生产方式大转变。自从走特色产业路子,民族乡自身“造血”功能日渐增强,效益逐渐显现。大关县上高桥乡、镇雄林口乡等,通过扶持畜牧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养殖模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了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永善县马楠乡兴隆村花魔芋规模种植,鲁甸县茨院乡沿闸村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大棚蔬菜,昭阳区小龙洞乡、彝良县树林乡的脱毒马铃薯等,都已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收入均大幅提高。

——生活条件大提高。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民居改造等项目,对街道、民居、寨门、文化广场等进行改造、修饰、包装,民族乡村向集镇城市化、村庄集镇化、民居特色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方向发展。

——思想观念大变革。扶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使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也使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习文化、崇尚科技、移风易俗、尊老爱幼、文明进步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记者 谢毅 通讯员 陈允琪 杨照伟 马发虎 文/图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